
11月14日,管永雙在西山雨陶藝工作室內進行陶藝製作。
73歲的梁先才是榮昌陶器製作技藝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在機械化、自動化、規模化制陶的今天,他仍然堅持手工陶藝製作。
32歲的管永雙9年前畢業於四川美術學院陶瓷藝術專業,隨後在榮昌陶的發源地重慶市榮昌區開起了自己的陶藝工作室。管永雙利用大學所學的知識,在堅持傳統柴燒的同時,對榮昌陶進行再設計、再創作,做出年輕一代喜聞樂見的陶藝作品。
作為中國四大名陶之一,榮昌陶有“薄如紙、亮如鏡、聲如磬”的美譽。榮昌陶興起於漢代,興盛於唐宋,明清時期聞名於世。2011年,榮昌陶器製作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名錄。
如今,一批又一批像梁先才、管永雙一樣的手藝人,在傳承、創新和發展這門古老藝術的道路上堅守。他們雙手製作出的精美陶器,正煥發出新的光彩。
新華社記者 唐奕 攝

11月14日,梁先才在鴉嶼陶藝工作室內進行陶藝製作。新華社記者 唐奕 攝

11月14日,梁先才在展示陶藝作品。新華社記者 唐奕 攝

11月14日,管永雙在西山雨陶藝工作室內進行陶藝製作。新華社記者 唐奕 攝

11月14日,管永雙在西山雨陶藝工作室內進行陶藝製作。新華社記者 唐奕 攝

11月14日,管永雙在西山雨陶藝工作室內進行陶藝製作。新華社記者 唐奕 攝

11月14日,梁先才在鴉嶼陶藝工作室內指導手藝人制陶。新華社記者 唐奕 攝

11月14日,管永雙在窯內查看陶器的燒制情況。新華社記者 唐奕 攝

11月14日,管永雙在西山雨陶藝工作室內進行陶藝製作。新華社記者 唐奕 攝

11月14日,管永雙在西山雨陶藝工作室把玩陶藝作品。新華社記者 唐奕 攝

11月14日,管永雙在展示陶藝作品。新華社記者 唐奕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