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重慶江津區聖泉街道“津新小哥”助力基層治理

  11月12日早上8點,外賣小哥謝照源趕到江津區濱江新城西江大道,熟練地打開馬路邊“津新驛站”的門,打掃清潔、整理書籍,然後坐等派單。

  “這是我們的小家。”謝照源説,政府為外賣小哥、快遞小哥、網約司機等新就業群體建起了“津新驛站”,大家在這裡可以充電、加水、熱飯、看書,“跑單累了,還能歇歇腳、打個盹兒。”

  同時,謝照源還有另外一個身份——江津區聖泉街道海惠社區兼職網格員。

  “我們有了溫暖的小家,更要服務好大家。”謝照源等20名兼職網格員組建起“津新小哥”志願服務隊,借用工作便利蒐集、反映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

  馬路邊建起“津新驛站”

  早在2021年,江津區就開始打造“小哥驛站”。在聖泉街道,升級後的“津新驛站”地處西江大道主幹道上,背靠萬達廣場,&&便捷,功能完善。

  近日,記者來到“津新驛站”,看見玻璃墻面貼有“在這裡,累了能歇腳、睏了能打盹、渴了有水喝、閒了看書看電影、飯涼可加熱、缺電能充”等溫馨提示。

  外面,冷風夾雜着細雨。站內,卻是暖意融融:幾名小哥有的看書,有的瀏覽手機,也有人打盹,桌上的水杯正冒着熱氣。

  “噓——”記者剛跨進站內,謝照源示意保持安靜,並低聲介紹,每天下午2-4點派單少,大家正好在這裡休息一下,“過去無處落腳,現在有了家的感覺。”

  環視站內,飲水機、微波爐、書架、書籍、電視、插座、無線網絡、急救箱等一應俱全。心願墻下襬放着筆和紙,墻上貼有小哥們的心願:“多劃一點非機動車停車位”“這種驛站可以多建幾個”“希望所有的小區都可以進去送餐”……

  聖泉街道黨工委組織委員黎竹&&,街道會定期收集這些心願,能解決的盡快落實,一時辦不到的也會做好解釋工作。

  現在,謝照源作為“津新小哥”志願服務隊隊長,和另外3名副隊長輪流值班,每天早上來“津新驛站”開門、打掃清潔,“自己的家自己管,再不給政府添麻煩。”

  “新”力量兼職網格員

  10月22日中午,外賣小哥李會全送外賣經過海會苑小區大門,發現前方井蓋壞了,他立即剎車,隨即掏出手機拍照,然後發到網格群,待相關部門派人維修。

  “過去也時常遇到,但不知道告訴誰。”李會全稱,現在加入“津新小哥”志願服務隊成了網格員,自己有義務反映發現的情況和問題。

  “外賣員、快遞員、網約車司機等新業態新就業群體‘走遍大街小巷、服務千家萬戶’,能及時發現大街小巷、小區院落,甚至居民家中發生的急難愁盼問題。”聖泉街道黨工委宣傳委員、統戰委員黃麗萍説,我們想發揮這一優勢,探索城市基層治理新路徑。

  正因如此,兩個月前,聖泉街道挑選了20名政治素質好、思想覺悟高,包含有外賣小哥、快遞小哥、網約司機等在內的青年骨幹力量,組建起“津新小哥”志願服務隊,兼職社區網格信息員,及時反饋城市公共環境、秩序、服務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及時發現和上報衞生死角、安全隱患等。

  “其實,我們也有這樣的想法。”謝照源稱,平時大家走街串巷,確實會碰到很多情況,能動手幫忙解決的就解決了,不能解決的確實缺少反映渠道。自從有了“津新驛站”,大家感覺有了家,也想發揮自己的力量,為黨分憂,幫群眾解難。

  “匯聚‘新’力量,推動城市基層治理。”黃麗萍稱,通過探索開展“新城小哥微公益”活動,讓新的社會階層人士、新業態新就業群體變身兼職網格員,“短短兩個月,‘津新小哥’報送各類信息60余條,助力解決了一批與群眾利益緊密相關的問題。”

  社會力量匯聚小小驛站

  12日下午5點,一位送水工為“津新驛站”送來一桶純凈水。地處主幹道,來往行人多、“津新小哥”也不少,記者以為水費開支很大。

  “這水是愛心人士捐贈的。”海惠社區黨委書記李萍拿過一塊塑膠牌子,指了指上面的記錄説,位於萬達廣場的蓮花石酸菜魚捐贈了50桶純凈水,“‘津新驛站’投用後,很多愛心商戶主動提供免費服務和物資幫助。”

  這是一份取名為“聖泉街道商戶服務暖‘新’清單”的記錄表。記者看到,上面詳細記載了商戶名稱、商戶地址,以及具體服務內容。比如新城汽修提供免費補胎一次及全年免費加氣、小林文體店為新就業群體子女免費提供50份文具、聖泉養老服務中心連續一週給10位騎手免費提供早餐一份、太平洋影院為新就業群體子女安排公益電影等,有20多家愛心商戶。

  “這既是社會力量的匯聚,也是愛的傳遞和循環。”一位商戶説,政府為新就業群體建起溫暖的家,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津新小哥”又感恩回報社會,兼職社區網格員,“作為受益者、作為社會大家庭的一員,我們應該出力共建‘津新驛站’。”

  江津區委非公工委相關負責人稱,通過黨建引領,新就業群體在潛移默化中不斷增進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各類“小哥”把參與社會治理融入送件送單的本職業務中,成為助力基層治理的“新”力量。

編輯: 李海嵐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