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中新互聯互通項目為重慶新加坡商貿往來注入強勁動力

  11月6日,新加坡帕西班讓碼頭,世界各地的貨船在碼頭進行集裝箱的轉運。記者 解小溪 攝/視覺重慶

  瞬間1

  2018年11月,新加坡與重慶成立合資公司,計劃對重慶江北國際機場進行商業提檔升級。

  瞬間2

  2021年6月,重慶舉行中新互聯互通項目運營中心合作共建簽約儀式,提出把重慶來福士廣場打造成新加坡企業集聚中心、中新商務活動中心、中新人才交流中心和新加坡高層次人才集聚中心。

  瞬間3

  2023年4月舉行的第五屆中新互聯互通項目金融峰會上,達成簽約項目90個、合同金額1110億元,項目數量創歷屆新高。

  陽光照耀下,3棟高聳的樓宇,齊力撐起一艘巨大的“船”。這裡,是新加坡地標建築:金沙廣場。

  在直線距離3000余公里之外的重慶,朝天門來福士廣場建築群中,4棟高樓頂起一個空中連廊。

  這兩個地標建築,均出自同一設計師之手。朝天門來福士廣場,也是新加坡在中國投資最大的單體項目,這樣的相似性,背後有着意味深長的意義:身在中國內陸腹地的重慶,與地處中南半島最南端的新加坡,通過頻繁的經貿往來和文化交流,相互間正變得越來越“親密”。

  這一切,源於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項目(以下簡稱中新互聯互通項目)的強力推動。

  中新互聯互通項目 催生了陸海新通道

  金沙廣場上的“船”形建築,其實是50多層樓上一個巨大的空中花園。11月3日,記者站在花園的走廊上向南眺望,但見海洋與天空伸向遠方,並逐漸融為一體。海天一色中,星星點點佈滿其間的,是數不清的船隻。那裏,是全球最繁忙的航道——馬六甲海峽。

  重慶,也是馬六甲海峽的“常客”。

  重慶市政府口岸物流辦主任楊琳介紹,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重慶本地産品和從周邊地區集結而來的貨物,以重慶為始發地,通過多式聯運借道新加坡,行經馬六甲海峽,銷往歐洲和非洲。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進口商品,經過馬六甲海峽,在新加坡中轉,再一路向北,運往重慶,就地銷售或分銷至周邊地區。

  不沿邊不靠海的重慶,憑什麼成為中國西部進出口貿易的物資中轉集散地和分撥點?曾幾何時,重慶的産品出口,要經歷一段漫長的旅程:從重慶港口下水,在宜昌等待過船閘,在上海“小船換大船”轉運,再經過長時間的海上漂泊,到新加坡至少需要45天。

  幫助重慶打破窘境、改變向東出海物流大格局的,正是中新互聯互通項目下誕生的陸海新通道。

  11月6日,在新加坡PSA港務集團辦公大樓,中新互聯互通(重慶)物流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金文迅介紹,2016年3月18日,他們與重慶國際物流樞紐園、廣西北部灣國際港務集團三家單位的代表坐在一起,謀劃開闢一條新通道。

  當時的設想是,通過重慶鐵路港—廣西北部灣港—新加坡PSA港實施三港聯動,推動“一帶一路”建設的同時,助力內陸口岸與全球連接,也讓中西部與東盟聯動發展。

  2017年中新互聯互通項目聯合協調理事會上,這一想法得到中新雙方支持。也是在這次會上,劃定了通過北部灣—新加坡—重慶,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結合的陸海貿易路線——陸海新通道路線。

  2018年11月12日,中新雙方就陸海貿易新通道簽訂諒解備忘錄。

  “從某種程度上來看,是中新互聯互通項目催生了陸海新通道。”西部陸海新通道物流和運營組織中心主任劉瑋説。“如今,陸海新通道已成為西部地區最便捷的出海通道。”中新環通(重慶)多式聯運有限公司總經理王火泉介紹,如今重慶的貨物到新加坡,最快只需要15天,時間節省了2/3以上。

  新加坡PSA港務集團提供的資料顯示,2022年,陸海新通道經北部灣港進出口貿易總額超5000億元,創歷史新高,2023年上半年已累計超2900億元、增幅近50%。

  累計落地跨境融資項目 近200億美元

  巨大的圓環形瀑布傾瀉而下,陣陣水霧伴着震耳欲聾的流水聲響撲面而來,四週的廊道和墻壁上栽種着各類植物。11月2日,在樟宜機場,記者見到了全球最大的室內瀑布景觀。

  在重慶江北機場T3航站樓,種滿綠色植物的室內花壇同樣隨處可見。這正是重慶與新加坡在航空領域推進合作的證明。

  2018年11月,新加坡樟宜機場國際管理投資公司與重慶機場集團成立合資公司,按照旅游觀光目的地的建設標準,對重慶江北國際機場的商業進行提檔升級。5年後,重慶江北國際機場的商業檔次成功提升,創造了多個中國機場的“第一”。例如,2022年,江北機場成為國內首個集聚三大國際旅游零售商的機場。

  同時,越來越多來自全球的知名品牌在江北機場落戶開店。2021年,小米在江北機場開設了中國首家機場複式旗艦店。今年7月,Gucci江北機場門店開業,一個月後,Cartier門店開業。明年,Burberry江北機場門店也將開業。航空合作方面,新加坡航空將於11月26日起恢復運營重慶至新加坡客運航班。

  除了交通物流、航空産業,重慶和新加坡在信息通信領域的合作也如火如荼。據了解,2019年,重慶與新加坡共同創立了總金額高達4000萬元的中新信息通信媒體聯合創新發展資金。在該發展資金的資助下,一大批創新成果已經問世。例如,由新加坡工程諮詢公司Outlast科技和重慶大學共同開發的新能源電池管理項目,通過利用物聯網和人工智能算法,能夠在提升鋰電池模組安全性及可靠性,同時有效減少可能造成的財産損失和人身傷害。

  今年智博會上,新加坡第四次作為共同主辦方參展。“新加坡與中國有着良好的數字夥伴關係,與重慶的聯結尤為深厚。”新加坡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助理局長洪偉強坦言。

  在金融領域,2023年4月舉行的第五屆中新互聯互通項目金融峰會上,達成簽約項目90個、合同金額1110億元,項目數量創歷屆新高。

  本屆峰會發布的成果顯示,中新互聯互通項目在金融領域實現了多項突破——推動亞洲首個奧特萊斯REITs項目落地,發行募集金額3.96億新加坡元的不動産投資信託項目;跨境債權轉讓、跨境資産轉讓業務試點在中西部地區率先開展;美元獅城債券、境外人民幣債券、輻射西部的雙幣種內保外債、“再保理”跨境融資等在中新互聯互通項目下實現首單突破……

  截至今年10月底,中新互聯互通項目框架下累計落地各類跨境融資項目折合199.3億美元,輻射10余個省區市,綜合融資成本比國內低約1個百分點。

  兩地合作為貿易和投資 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

  政府搭&,企業唱戲。檢驗中新互聯互通項目多領域的合作成效,最終要看兩地市場主體的相互貿易和投資意願是否得到增強。

  “除來福士廣場外,我們還開發了位於渝北的凱德九章,運營雅詩閣旗下的服務公寓。預計明年二季度,渝北區的購物中心凱德廣場·九章也將投入運營,服務公寓也有新增計劃。”新加坡凱德集團相關人士稱。

  該人士&&,希望未來能夠繼續與各方夥伴攜手合作,抓住戰略發展機遇,致力於在中新經濟文化交流方面發揮企業的橋梁作用,創造更大價值。

  總投資逾240億元的重慶來福士廣場,不僅是新加坡在中國投資最大的單體項目,也是重慶最重大的外商投資項目之一。凱德集團如此大手筆投資的信心,與中新互聯互通項目的高位推進息息相關。

  2021年6月,重慶舉行中新互聯互通項目運營中心合作共建簽約儀式,提出把重慶來福士廣場打造成新加坡企業集聚中心、中新商務活動中心、中新人才交流中心和新加坡高層次人才集聚中心。如今,重慶來福士已成為外資機構和外事活動的重要集聚地、大型國際國內會議的承接地。

  和凱德集團一樣,許多重慶和新加坡的企業家和創業者都認為,兩地通過多領域的合作,有效破除了地理空間上的有形障礙,以及通信技術、服務機制上的無形障礙,對於兩地的貿易和相互直接投資,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近些年,我明顯感到中國商品或服務在新加坡越來越多。”11月3日,新加坡影視公司Tigon Pictures Pte Ltd創始人、重慶籍導演吳可嘉&&,她正考慮將重慶作為下一部長片電影的取景地,並用重慶方言進行拍攝。

  在拍電影的同時,吳可嘉還經營着一項從重慶市場起家的國際生意。2015年,吳可嘉將新加坡某汽車潤滑油品牌引入重慶市場,並很快獲得長安、慶鈴、建設等大客戶,年銷售額達數千萬元。

  “以前是從新加坡直接進口成品,物流路線是一路北上,在上海進入長江,再到重慶果園港下船。現在是從新加坡進口添加劑在中國生産,未來隨着産能布局和市場重心調整,也會考慮物流走陸海新通道。”吳可嘉&&。

  和吳可嘉的“單打獨鬥”不同,新加坡人賴志暉在重慶的業務,更注重“協同作戰”。2021年,以品牌營銷、文創開發為主營業務的新加坡信羅跡集團,在重慶開分店,賴志暉擔任負責人。

  “兩地文創産品的風格有很大差異,導致我們在很長時間內難以獲得當地業務。”賴志暉告訴記者,這種地域文化屬性也導致新加坡在重慶的企業難以找到滿意的文化創意服務公司。

  新加坡在渝的實體類企業和服務類企業為什麼不能攜手合作,各取所需?賴志暉的倡議,立馬得到回應。很快,他就接到了新加坡企業智博會展場佈置、解放碑新加坡體驗周現場佈置等業務,還被推選為中新(重慶)文化和旅游産業聯盟秘書長。“隨着新加坡在重慶投資的企業越來越多,我的業務圈無疑將迅速擴大。”賴志暉&&。

  數讀

  8901標箱

  截至2023年10月,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往來於新加坡的貨物達8901標箱,貨值13.52億元。今年1—9月,發運1947標箱,運輸貨值4.04億元。

  199.3億美元

  截至2023年10月底,中新互聯互通項目框架下累計落地各類跨境融資項目折合199.3億美元,輻射10余個省區市,綜合融資成本比國內低約1個百分點。

編輯: 陶玉蓮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