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渝川陜13個市縣攜手推動高質量發展 川陜革命老區紅色文旅走廊發展聯盟成立

  10月23日,紀念紅軍揮師城口90周年暨第十四屆中國大巴山(重慶·城口)彩葉文化旅游節開幕式文藝晚會現場。記者 鄭宇 攝/視覺重慶

  賡續紅色血脈,譜寫當代華章。10月23日晚,在“紅軍揮師城口90周年紀念活動”上,我市城口縣與四川省、陜西省的12個市縣攜手成立“川陜革命老區紅色文旅走廊發展聯盟”,以“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整體聯動、合作共贏”為宗旨開展紅色文化旅游合作,進一步挖掘整合聯盟內紅色文化旅游資源,推動革命老區實現高質量發展。

  川陜革命根據地是紅四方面軍在川陜(包括今重慶)邊界建立的革命根據地,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的第二大蘇區。1933年10月,紅四方面軍揮師城口,成為重慶率先迎來紅軍主力部隊的縣。李先念、徐向前、許世友、王維舟等老一輩革命家曾率部轉戰城口,留下了不朽的戰鬥業績和光輝的革命足跡。當年,全縣人口僅5.7萬的城口,就有5000餘人參加紅軍。

  這一地區各市縣山水相連、人文相通、血脈相融,都蘊藏厚重的紅色歷史。作為川陜革命老區,也都將推動紅色資源保護傳承利用作為自身應肩負的歷史責任和發展機遇。

  在“紅軍揮師城口90周年紀念活動”上,我市城口縣,四川省巴中市、達州市、萬源市、宣漢縣、通江縣、南江縣、平昌縣,陜西省嵐皋縣、平利縣、紫陽縣、鎮巴縣、鎮坪縣等13個市縣組建“川陜革命老區紅色文旅走廊發展聯盟”,併發布了《城口宣言》,從五個方面着力推動紅色文化與旅游深度融合。

  在強化思想引領方面,聯盟市縣將進一步加強聯盟紅色文化的發掘整理、研究闡發,深入開展紅色主題教育“進校園、進機關、進社區、進企業、進軍營”等活動,推動傳承工作與時俱進。

  在加強規劃銜接方面,聯盟將以川陜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專項規劃為契機,努力爭取國家項目布局,推動聯盟紅色文化旅游發展邁上新&階;做好規劃銜接和統籌工作,推動文化旅游與農業、服務業等業態融合發展,與鄉村振興、生態保護、區域協作等戰略協同推進,促進紅色文化、綠色生態相生互動。

  在推進保護利用方面,聯盟將抓好重點文物遺跡、歷史文化遺址、歷史建築的修繕保護;推進聯盟紅色旅游景區基礎建設,完善食住行游購娛旅游要素,推動紅色旅游産業鏈條延伸;拓展紅色旅游的內涵和外延,實施“紅色文化+”旅游産業模式,提高旅游綜合收入。

  在優化協作機制方面,聯盟將以紅色文化資源為紐帶,促進區域聯動,攜手開發聯盟紅色文化旅游特色産品;引導市場主體承接運營,發揮紅色資源的經濟帶動作用;打造川陜革命老區紅色文旅走廊發展聯盟經典紅色旅游線路,開展紅色文化旅游主題宣傳,積極形成“線路互通、游客互送、宣傳互推、資源共享、集群發展”的互動發展局面。

  在創新發展路徑方面,聯盟將推進聯盟紅色文化旅游資源全要素配置,打造聯盟紅色文化旅游産業全鏈條發展;大力推動場景創新,推進紅色文化旅游景點建設,培育紅色文化旅游消費新引擎,激發紅色文化旅游消費市場新活力。

  近年來,城口縣以打造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建設紅色旅游精品線路為抓手,促進紅色文化與當地旅游相結合,帶動老區人民增收。

  目前,城口境內有革命文物24處。為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這些文物,城口縣爭取各級文物保護資金2000余萬元,建成了城口縣蘇維埃政權紀念公園、船梁子紅軍公園、紅軍公園(桂花井)等紅色主題公園;完成了雙河鄉城萬紅軍指揮所、龔家院子紅三十三軍指揮部舊址等革命文物修繕工作。打造愛國主義教育基地6個,面向機關幹部、中小學生、部隊官兵、社區居民等常態開展黨性教育、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等活動,年接待觀眾20余萬人次。

  以城口縣城為中心,輻射雙河、沿河、坪壩、廟壩、高燕等鄉鎮的紅色旅游、研學、教育精品游線路,已納入重慶市推出的21條紅色旅游精品線路,並在全國推廣。

  10月23日晚,城口還舉行了第十四屆中國大巴山(重慶·城口)彩葉文化旅游節開幕式文藝晚會。(記者 羅蕓)

編輯: 陶玉蓮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