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民情聯絡員成“連心橋” 10多個公交車站裝上雨棚了

群眾向民情聯絡員提建議。

  走在重慶大足大郵路和西湖大道沿線,細心的人會發現路邊的公交站變了樣,不再像過去那樣老舊,還添置了漂亮的雨棚。沿線10多個公交站的升級改造,要從當地正在試點的民情聯絡員制度説起。

  今年7月的社區人大代表接待日上,有民情聯絡員提出山水名都附近公交站&沒有雨棚,市民雨天等車時非常苦惱。要是遇到大雨天,站&地面還積水嚴重。

  公交站&改造項目涉及的範圍廣,包括建築結構的整修、設施設備的升級及周邊環境的改善等方面。經過人大代表和民情聯絡員三個月的跟進,今年9月涉及的10多個公交站全部改造竣工,正式投入使用。

  現在,居民等車時可通過站&上的一張電子顯示屏,輕鬆了解並獲取公交線路和車輛運行動態信息。同時,站&積水問題得到解決,也增設了便民設施。

  群眾身邊的這類“急難愁盼”,正一件件被民情聯絡員收集並推動解決。比如,雙龍西路背面荒地臟亂差,改成了綠地公園,方便周邊居民休閒;車流繁忙的道路交匯口,增加了減速標識,還安置了隔斷護欄;雙路西路一小區的大枯樹被伐除,時代廣場損壞的庭院燈和高桿燈亮了……

  “通橋街道現在已選聘出30名民情聯絡員。”通橋街道人大工委主任肖朝琴告訴上游新聞記者,街道公開了民情聯絡員的電話和微信,方便群眾隨時可反映意見和訴求。同時,他們還明確了每個民情聯絡員具體&&區域和行業,確定每個月10日為社區群眾接待日,多種形式收集群眾意見。

  截至今年9月中旬,通橋街道共收集群眾意見建議97條,內容涵蓋城市市政設施建設和秩序管理、小區物業管理、城市公共文化服務等方面。這就好比群眾“點單”,通過民情聯絡員這座“連心橋”銜接,由街道和區級部門“上菜”。

  這些意見經過梳理和分類,應由社區層面辦理的由社區認領,應該由街道及區級部門辦理的則在2日內上報人大街道工委。目前,首批交辦的60件辦理事項,交辦不到一個月已辦結30件。

  同時,為確保民情民意紮實辦理,人大街道工委狠抓交辦和跟蹤督辦,每月組織召開一次交辦會。從交辦之日起,每半個月一次書面調度,每個月召開一次民情民意辦理督查會,確保件件有落實、事事有回音。

  大足區人大常委會有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區人大常委會積極探索民情聯絡員機制,有效破解了人大街道工委沒有人民代表大會和本級人大代表等問題,用真情和實幹為群眾“代言”。

  為規範開展民情聯絡員試點工作,大足區人大常委會制定了《街道工作委員會民情聯絡員制度》,從民情聯絡員選拔條件、數量結構、推薦程序、人員管理、民情民意的處理機制等方面予以明確。

  自建立民情聯絡員隊伍以來,大足3個試點街道共收集民意200余條,解決矛盾糾紛50余起,代辦政務30余起,受理問題40余條,處理問題10余條。

  上述負責人&&,民情聯絡員試點工作是大足區人大常委會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創新工作之一,接下來將進一步規範工作流程,在完善工作機制上下功夫,重點抓住民情民意的“收集端”和“處理端”,形成閉環處理機制,為暢通民意渠道,打通“解民憂”最後一公里貢獻力量。

編輯: 陶玉蓮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