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新型電力系統與新型能源體系》一書首發儀式在北京舉行。新型電力系統建設與能源轉型話題再次引發熱議。
重慶作為中國西部唯一直轄市,處在“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聯結點上,區位優勢突出、戰略地位重要,建設新型電力系統對重慶落實國家戰略、服務地方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近年來,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以“確保能源電力安全,推動綠色低碳轉型”為目標,堅持“高格局、高開放、高標準”的“三高”理念,秉承“實際、實用、實效”的“三實”作風,全面推動“源網荷儲”和數字化先行先試,多舉措打造具有渝電特色的新型電力系統,助力“雙碳”目標實現和能源轉型發展,服務社會主義現代化新重慶建設。
全要素發力 推動“源網荷儲”協同發展
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聚焦“源網荷儲”協同發展,全要素發力,攜手相關電源企業,加快推進新型電力系統建設。
9月14日,走進位於重慶兩江新區的長安汽車魚嘴生産基地,一排排光伏電板整齊排列於廠房屋頂,在秋日陽光的照射下,正源源不斷地産生清潔電能。

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員工在對長安汽車光伏電站項目進行驗收。(向江 攝)
長安汽車屋頂光伏電站於今年4月建成投運,裝機容量37兆瓦,年發電量可達2600萬度,按25年運行期計算,預計總發電量6.67億千瓦時,相當於節省標準煤24萬噸,減排二氧化碳67萬噸。
“在建設過程中,電力部門與我們通力配合,主動為我們提供上門服務,對我們進行專業指導,為光伏上網開通綠色通道,確保光伏電站按期投運。”長安汽車能源部相關負責人介紹。
如今在重慶,類似長安汽車屋頂光伏電站快速並網發電的項目不在少數。近年來,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一直主動服務分佈式光伏電站等項目建設,積極推動能源綠色轉型。該公司統籌全市清潔煤電、天然氣發電和風電、光伏等新能源各類電源科學發展,不斷優化電源結構。加快並網接入,助力渝東南、渝東北地區集中式風電、光伏規模化發展,並網規模達280萬千瓦,新增規劃約300萬千瓦。
除了大力推動新能源發展外,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還多方努力,推動特高壓落地重慶。
8月8日,哈密—重慶±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正式開工。線路全長2290千米,起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哈密市巴裏坤換流站,止於重慶市渝北區渝北換流站。工程投産後每年可向重慶輸送電量超360億千瓦時,超過重慶市年用電量的五分之一。
堅強可靠的電網,是保障電力輸送、供應的基礎和前提。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加快特高壓建設,將外購電作為重慶能源電力保障關鍵,加強外電入渝通道建設。預計“十四五”末,重慶的跨省跨區輸電能力由當前的820萬千瓦提升至約2000萬千瓦。推動重慶融入全國資源配置大平台,提升電力保障能力。
與此同時,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瞄準新型電力系統“源荷互動”的特徵,建設負荷聚類智慧互動平台,建立聚類互動負荷資源調節機制。目前,已構建毫秒級、秒級、分鐘級、小時級、日級等多時間尺度的約百萬千瓦級聚類負荷資源池,緊急情況下可為所屬9家供電企業提供所服務區域電網最大負荷5%左右容量的負荷互動調節保障。
建設新型電力系統,“源網荷儲”四要素缺一不可,而儲能作為重要的調節手段,對於新能源消納、保障千家萬戶電力可靠供應具有重大作用。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積極協助重慶市布局新型儲能産業,推動“抽水蓄能+新型儲能”發展,提高電力系統靈活調節能力。
數智融合 推動電網數字化轉型
今年以來,重慶&&多項舉措,加快推進數字重慶建設。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積極響應,聚焦電網發展和基層一線需求,大力推動數字化應用。
9月14日,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調度控制中心員工登錄重慶市電力供需統籌平台,點開電力精準平衡板塊,仔細查看當日的常規能源、新能源、外購電、儲能電源4類電源的實時出力、佔比等情況,開展數據分析工作。

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員工通過重慶市電力供需統籌平台分析每日負荷情況。(李柯沂 攝)
重慶市電力供需統籌平台由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研發,今年6月投入運行。目前,該平台將全市用電公共信息、電力供給資源、可調負荷資源三大類數據匯集至平台,提升平台在精準平衡、精益管理、精細感知方面的能力,為政府管理、經濟發展、社會節能提供支撐服務。
研發重慶市電力供需統籌平台是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推進數智融合和數字化轉型發展、助力電力保供的具體實踐。該公司積極推進“源網荷儲”和數字基礎設施融合升級,實現電網生産、經營管理等核心業務數字化轉型。同時,將數字化供電所、首個省公司級智慧後勤監控中心、電力保供數字工具箱等一系列數字化成果落地應用,有力推動“源網荷儲”協同互動、柔性控制。
面向未來,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將順應能源革命與數字革命相融並進發展大勢,通過廣泛應用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改造傳統電網,使電網具備廣域感知能力、智能決策能力和智慧運營能力,電網向更加安全、更加清潔、更加智慧、更加友好的能源互聯網升級。
因地制宜 推動示範試點建設
9月下旬,山城秋高氣爽。驅車來到位於豐都縣雪玉山的回山坪風電場,一座座“大風車”矗立在山巔之上,徐徐轉動,點綴在藍天白雲間。綠色電能正源源不斷輸送至千家萬戶。
近年來,依託境內優勢,豐都縣加快推進清潔能源開發利用,不斷優化能源供給結構。截至目前,全縣風電項目裝機總容量達35萬千瓦,裝機容量全市第一;全縣水電、熱電聯産、光伏等項目總裝機容量61.7萬千瓦。

豐都回山坪風電場。(陳健 攝)
在服務豐都縣清潔能源發展實踐中,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將豐都縣域內光伏、風電、小水電等清潔能源、可調負荷和儲能等資源集合成全清潔能源供電、全要素互動融合、全鏈條數據支撐的“可觀、可測、可控”電力系統,實現清潔能源全額消納。
目前,豐都境內的清潔能源年總發電量已經超過了本地全社會年總用電量,富餘電量實現了跨區域外送。截至8月底,清潔能源上網6.84億千瓦時。
打造清潔能源“可觀、可測、可控”電力系統是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在豐都着力建設的示範項目。該公司按照試點推進、示範先行原則,積極開展示範試點工作,建設具有渝電特色的新型電力系統。該公司建設省級負荷聚類智慧互動平台,因地制宜打造豐都全縣清潔能源“可觀可測可控”等示範場景。
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將持續總結示範項目建設經驗,推廣成果應用,擴大示範帶動效益。聚焦負荷管理、新型電力調度、先進城市配電網、無人機應用等着力點,推廣深化示範成果落地。鼓勵下屬單位主動研究,通過組建柔性團隊、整合轄區資源等方式,挖掘內在潛力,構建實用、實際的應用場景。依託區縣廣域大場景,拓展拓深研討交流項目,集思廣益,迸發群創火花,多場景推進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游紹斌 謝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