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重慶綦江郭扶鎮因地制宜 實現農文旅高質量融合發展

  “近年來,郭扶鎮立足自身資源環境,打造原態康養旅游鄉鎮,不斷挖掘和傳承本土特色文化,致力發展壯大農業水平,高質量推動郭扶鎮實現鄉村振興。” 重慶綦江區郭扶鎮黨委副書記、鎮長敖昭成近日在新聞發布會上&&,做好農文旅融合發展大文章,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推進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徑、打造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示範的重要舉措。

  資料顯示,郭扶鎮全鎮海拔900-1200米黃金養生線內面積70平方公里,夏季平均氣溫比重慶主城低10℃左右,自然生態環境優越,發展優勢突出,是傳統農業大鎮和避暑休閒地。

  據了解,郭扶鎮農文旅資源豐富。擁有旅游資源點94個,位列全區第一,具有“崖”“峽”“山”“水”“林”等特色風光;擁有“郭扶香米”等多種高山特色農産品,以及“龍泉仁家”電商品牌;郭扶鎮是“南平僚”發源地,有矮子舞等非物質文化遺産。

  “古僚梯田因古代僚人在此聚居和耕作而得名,是歷代農人勤勞和智慧的結晶。”郭扶鎮副鎮長陳寅娟介紹,在數千年的農業發展過程中,古代僚人開墾出了全鎮約3.6萬畝的古僚梯田,成為承載古代僚人農耕文明的“活化石”。

  據了解,郭扶鎮坐擁規模宏大的僚人文化遺址群,在數千年的農業發展過程中,留存了豐富的農業文化遺産,僚人“和、合”文化、“善、孝”文化傳承至今。

  陳寅娟説,為使古僚梯田得到更好的保護利用,郭扶鎮還將來鳳橋片區梯田確定為“千年良田”的重點打造區域,核心改造面積3600畝,現已落地新型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此外,郭扶鎮創新現代農業發展模式,培育16戶種糧大戶,籌建大米剝殼加工廠1個,完成“郭袋子”郭扶香米的品牌創建,現全鎮糧食種植面積達到8.4萬畝。

  “郭扶鎮是南平僚文化最大的聚集地及發源地之一,被研究者譽為‘中國南平僚文化第一鎮’。”郭扶鎮宣傳委員、統戰委員黎媛&&,近年來,郭扶鎮積極傳承鄉土文化,挖掘非遺文化,發揚紅色文化、孝善文化以講好“郭扶故事”,延續歷史文脈。

  郭扶鎮着力修繕保護轄區內眾多保存較為完好的古代宅、橋、廟、寨等歷史人文景觀,推動優秀傳統鄉土文化與非遺文化煥發新機;積極打造王良祖居歷史陳列館,涵養濃厚的紅色文化、孝善文化範圍;建立了“僚人文化”資源挖掘利用機制,深化打造僚人文化品牌和文化場所。

  據了解,郭扶鎮鼓勵村民利用“涼資源”發展“熱産業”,現有農家樂284家(其中三星級農家樂15家);2022年成功創建市級旅游度假區,創造性推出康養、探秘、自駕三張名片;北緯29°康旅示範小鎮項目落戶郭扶高廟,打造多個享譽重慶的“郭扶標誌”。(李昭)

編輯: 王龍博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