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強信心·走進百企|新場景、新交易、新産業 重慶“碳”尋綠色發展之道
2023年09月21日 09:18 來源: 新華網

  編前語:面對新冠疫情的持續衝擊、世界經濟的持續疲弱,過去一年,我國經濟仍然實現同比3%的增長,經濟總量再上新&階。這殊為不易的成績,是我們開拓前進的信心所在。信心,比黃金更寶貴。2023年,我們面對的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仍然較大,動蕩不安的外部環境給我國經濟帶來的影響也在加深。然而,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依然未變,人民的信心正不斷增強。

  今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新華網推出融媒體欄目“強信心·走進百企”,通過深入的採訪調研、豐富的融媒形式,與您一同見證廣大企業開拓進取的蓬勃活力,見證中國人民拼搏奮鬥的堅定信心。

  新華網重慶9月21日電(李元元 陳雨)“空調不低於26℃、隨手關燈、手機電充滿就拔掉插頭……以前,這些是容易被忽略的省電細節,如今已經成了我和家人都能做到的生活小習慣。”重慶市綦江區文龍街道雙龍社區陳炫霖説。

  新場景

  節約用電、低碳出行可增加“收入”

  陳炫霖和家人用電習慣的改變源於今年7月開始試點推行的居民“電-碳”碳普惠應用場景。“在這個應用場景下,節約用電的行為省下來的電可以折算為節電減排碳積分。這樣不僅節約了能源,碳積分還可用於兌換生活用品,一舉兩得。”陳炫霖説。

  居民“電-碳”碳普惠應用場景由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在重慶市生態環境局的指導下研發。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數字化部大數據處副處長杜金其介紹,在該場景下,依據擬在碳惠通&&備案的《重慶市居民節電碳普惠方法學》,可對居民用電節約行為進行精準的減排量化計量。計算出每戶居民家庭節電減碳的排量後,再將其折算為碳積分。碳積分可供居民在該場景下兌換生活用品或者參與其他優惠活動,從而激勵大家綠色低碳生活。

  今年7月,居民“電-碳”碳普惠應用場景在綦江等地試點,目前已在70余戶家庭推廣使用。“我們正在建設重慶市‘電-碳’碳普惠服務&&,同時加快‘電-碳’碳普惠生態圈的構建,爭取吸引更多市民和商家進入,營造全社會減排、公眾獲益、商家&&用戶多方互動的碳普惠良好生態圈。”杜金其説。

在“車-碳”應用場景下,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出行可折算碳積分。圖為市民正在掃碼乘坐公交車。新華網發(龍帆 攝)

  除“電-碳”碳普惠場景外,重慶今年還探索推出了“車-碳”碳普惠應用場景。“車-碳”碳普惠應用場景通過核算重慶市主要道路交通工具的碳排放水平,確定市民低碳公共出行(公交、地鐵)時平均每人每公里減排的水平,再根據公眾每次出行的距離計算出該次出行的減排量。

  碳惠通運營方、重慶徵信有限公司董事長熊偉介紹,市民在“碳惠通”&&註冊使用乘車碼,在使用公交出行時,&&就會根據個人出行數據進行碳普惠項目開發和減排量申請,項目活動産生的減排量就會成為公眾的收益,即折算成碳積分。

  重慶市生態環境局總量與排放管理處(應對氣候變化處)副處長劉強介紹,依託碳惠通&&,重慶已初步形成“車-碳”生活應用體系。目前,重慶已將重慶公交集團、安誠保險、青桔單車、滴滴出行、高德地圖、T3齣行、學習強國電單車等引入碳惠通&&,積極建構覆蓋居民出行領域的“車-碳”生活圈,助力低碳發展。

在重慶鋼鐵中控室,顯示屏上正實時顯示着當天的污染物排放數據。新華網 陳雨 攝

  新交易

  節能減排、綠色發展助力企業降本增效

  走進位於重慶市長壽區的重慶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重慶鋼鐵)中控室,顯示屏上正實時顯示着當天的污染物排放數據。

  重慶鋼鐵高級副總裁張永忠介紹,生産鋼鐵時會産生大量富餘煤氣,為了將這些資源進行循環利用,重慶鋼鐵啟動建設超高溫亞臨界發電機組自發電項目,將富餘煤氣回收利用進行發電。

  “該項目的投用讓企業自發電率比例達到85%以上,減少外購電約4億千瓦時,節約外購電成本2.72億元,年可節約標煤11.83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55.9萬噸。減下來的碳排放量可以進入重慶碳市場進行交易。這種新的碳交易模式,減少了企業購買碳排放配額的成本,較好地實現了降本增效。”張永忠説。

  重慶鋼鐵是重慶碳市場的履約企業之一。通常情況下,政府根據一定規則將碳排放配額分配至需要履約的企業。如果企業在實際生産中的排放高於配額,需要到市場上購買配額。如果企業通過採用節能減排技術,最終碳排放低於其獲得的配額,則可以通過碳交易市場出售多餘配額。

  今年7月,重慶市生態環境局公布重慶碳市場擴容。此次擬納入重慶碳市場的工業企業由原來的152家增至308家,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約為1.5億噸/年,重慶全市年度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比例將由33%提升至60%左右。

  重慶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碳市場擴容將促使更多行業和企業加速企業節能轉型,減少碳排放,同時為低排放企業帶來更多經濟收益,促進環保和節能低碳技術研發與創新。

  截至2023年8月31日,重慶已累計碳交易量4410萬噸,交易金額9.61億元,推動企業自主實施50余個工程減排項目,減碳效益約800萬噸/年,為推動重慶經濟發展綠色低碳轉型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理工清科(重慶)先進材料研究院實驗室,研發人員正在檢查設備運行情況。新華網發

  新産業

  先進材料産業蓬勃發展

  材料工業是支撐經濟發展的基礎性産業,也正在成為産業基礎再造的主力軍和工業綠色發展的主戰場。先進材料是製造業綠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更是搶佔未來科技和經濟發展制高點的重要領域。近年來,重慶積極布局先進材料産業,産業集聚效應逐步凸顯,産業集群漸成規模。

  位於重慶涪陵的理工清科(重慶)先進材料研究院是一家專門研究MOFs材料的科研機構。“MOFs材料具有高孔隙率、大比表面積、孔道規則、孔徑可調等優點,而且綠色環保,現已成功應用到天然氣提氦、燃料電池、抗菌阻燃等領域,為我國經濟發展、環境保護及生命健康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材料選擇。”理工清科(重慶)先進材料研究院研發工程師張浩説。

  用MOFs材料生産出來的燃料電池使用時間更長且安全性能更高,可用於國防領域相關能源裝備。“基於MOF材料的過濾器,對半導體高端製程中的AMC(氣體分子污染物)過濾效果超過99.99%,更換周期提升1倍,應用於半導體生産的過濾器可實現更小的材料用量,更長的更換周期,更好的産品質量。”張浩説。

  目前,該研究院聯合浙江傑俊醫學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開發的新型血液灌流材料及裝置産品正在開展臨床前實驗與研究。該項目産業化後將打破國外技術壟斷,成為行業獨角獸企業。

  在萬州經開區,博賽集團建設的九龍萬博年産360萬噸特鋁新材料項目,是近年來落地萬州的投資最大、産值最高的工業項目。日前,博賽集團與萬州區再度“牽手“,正式簽約氧化鋁智能升級和産能置換、焦電鉻一體化兩大重點項目,建成後預計年新增産值180億元,進一步推動重慶先進材料産業持續壯大。

  在長壽,長江低碳産業技術研究院已在二氧化碳加氫制甲醇的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這也是當地通過創新研發機構,為新材料産業發展注入強勁動能的生動寫照。

  如今在重慶,先進材料産業蓬勃發展。數據顯示,2022年,重慶材料産業完成規上産值5683億元,同比增長8.5%,其增加值在重慶工業增加值中的比重為22.8%。

  根據《重慶市材料工業高質量發展“十四五”規劃》,到2025年,全市材料工業總産值和增加值增速保持合理水平,新材料産業規模持續擴大,企業效益穩步提升,産業布局更加合理,創新能力明顯增強,綠色低碳發展水平顯著提高,産業基礎再造取得成效,高質量發展格局初步形成。

編輯: 陶玉蓮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