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傲雪紅梅怒放山城 原創音樂劇《江姐》在渝首演

音樂劇《江姐》劇照。(郭幸福 劉思禹 攝)

演出見面會上,江姐的扮演者王莉分享幕後故事。(齊宏 攝)

  9月14日晚,原創音樂劇《江姐》在重慶大劇院首演,《紅梅讚》《繡紅旗》等經典唱段再現江姐芳華,精彩的演出博得現場觀眾陣陣掌聲。9月14日—16日,該劇將在重慶大劇院連演三天,市民可前去觀演。

  主創團隊分享創作心得 講述幕後故事

  為了讓觀眾了解創作背後的故事,在9月14日下午舉行的音樂劇《江姐》重慶站演出見面會上,主創團隊現場分享創作排演的心路歷程。

  “既傳承經典,又駐足當下”是音樂劇《江姐》創作排演的初衷。作為本劇的發起人、藝術總監,擁有逾16年歌劇《江姐》表演經驗的王莉認為,傳承和發揚紅岩精神不僅需要磨煉演技、唱功,更要在延續經典的同時進行創新的藝術表達,要用更多年輕人愛聽、能唱、會動情的藝術表現形式來再續江姐的故事。

  “北碚不僅是重慶都市花園,也是一座英雄之城,江姐在北碚留下了足跡和故事。作為出品方之一,一直以來北碚都非常注重紅色文化的傳承和保護,這也是我們支持《江姐》這部音樂劇的初衷。我們希望通過音樂劇,向革命先輩致以崇高的敬意,將紅色基因薪火相傳。”重慶市北碚文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廖攀説。

  創新表達永鑄紅岩魂 演繹血色青春

  音樂劇《江姐》講述了重慶解放前夕,地下黨人江竹筠為代表的革命英烈群像在國民政府軍統渣滓洞集中營中慘遭酷刑卻仍堅守信念的不朽事跡。作品聚焦江姐最後在獄中的512天,通過描寫一系列革命人物群像的堅守與希望,把觀眾拉回那個天之將明、其黑尤烈的劇中時空,令人動容。

  在編排上,作品集音樂、戲劇、舞蹈、舞美、多媒體藝術為一體,讓戲劇層次更加分明,細節更加豐滿。在音樂上,作品唱段旋律、調式、配器、唱法、結構根植於現代流行文化,又巧妙植入了《紅梅讚》等過往歌劇《江姐》的旋律線索,尤其注重唱詞推動情節與抒情達意的辯證關係,回味無窮。

  采風紅色文化基地 感悟紅岩精神

  為了更好的感悟紅岩精神,重慶首演前夕,北京電影學院主創團隊及參演師生前往渣滓洞集中營、白公館、北碚區天府鎮紅色遺址、西南大學校史館等地參觀采風。當歌詞中“皮開,肉綻,傷口在潰爛”的嗜血如命的“洞”真實地出現在演員眼前,大家更能切身體會革命先烈不屈的意志。

  音樂劇《江姐》的導演、主演王藝塤&&:“此次參觀渣滓洞、白公館、北碚區天府鎮紅色遺址、西南大學校史館等紅色文化基地,我們更直觀地感受革命故事的衝擊力,有利於演員們更真實地刻畫人物,也更能激發他們的創造力。”音樂劇《江姐》音樂統籌李美佳&&:“通過參觀,我們對江姐本人和她的事跡有了更立體的、全方位的了解,這樣的行程帶給我們的感悟會融入到今後的創作和演出中。”

音樂劇《江姐》劇照。(郭幸福 劉思禹 攝)

音樂劇《江姐》劇照。(齊宏 攝)

音樂劇《江姐》劇照。(齊宏 攝)

音樂劇《江姐》劇照。(郭幸福 劉思禹 攝)

音樂劇《江姐》劇照。(郭幸福 劉思禹 攝)

編輯:葛琦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