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西南大學研究團隊揭示甘藍型油菜黃籽性狀遺傳基礎
2023年08月28日 16:35 來源: 新華視點

  記者27日從西南大學獲悉,西南大學油菜分子生物學研究團隊(李迦納教授團隊)取得新研究成果,研究以多組學分析揭示甘藍型油菜黃籽性狀遺傳基礎,為油菜品質性狀改良提供了新的分子策略。該論文近日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通訊》發表。

  油菜是我國重要的油料作物,然而種子中富含的色素與多酚物質影響種皮發育中色澤的變化,影響菜籽油品質和餅粕飼用價值。研究表明,黃籽甘藍型油菜具有種皮薄、含油量高、原油中色素含量少等優點。因此,黃籽性狀是油菜品質改良的重要目標之一。

  但自然界中不存在天然的黃籽種質,黃籽品係主要通過蕓薹屬作物種間雜交獲得,易受環境因素影響。前期實驗室研究表明,影響粒色變化的色素差異物質及其衍生物可通過類黃酮途徑的多個分支形成,涉及多個基因參與調控,但具體的調控機制不清楚,培育穩定遺傳的黃籽優異品係較為困難。

GH06和ZY821基因組的特徵、兩個親本品係和兩個極端群體的表型以及重組自交係的QTL-seq結果。(西南大學油菜分子生物學研究團隊供圖)

  為了突破這一難題,西南大學油菜分子生物學研究團隊通過甘藍型油菜黃籽GH06和黑籽中油821高品質基因組的組裝,圍繞控制種皮色澤主效QTL區間,成功克隆了一個控制油菜種皮色澤的重要基因,並解析了其參與調控種皮色澤形成和類黃酮代謝的分子機制。

  “研究豐富了甘藍型油菜參考基因組數目,補充了新的黃籽基因組。”論文作者之一、西南大學農學與生物科技學院教授曲存民表示,這一研究成果為促進蕓薹屬作物中黃酮類化合物合成代謝調控的分子機制研究提供了理論依據,將有助于挖掘利用優質基因資源、培育高商業價值的油菜。

  揚州大學教授、中國作物學會油料作物專業委員會理事王幼平説,這項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為深入開展黃籽油菜新種質的精準創制和新品種培育,進一步提升種植效益奠定了理論基礎。(記者周思宇)

編輯: 李海嵐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