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重慶:稅惠相伴,特殊人群逐夢前行

  今年8月11日是第十四個“全國肢殘人活動日”。近年來,重慶市稅務局積極響應助殘扶殘號召,通過落實落細殘疾人等特殊群體創業就業相關稅費優惠政策,牽線搭橋助殘就業、優化殘疾人等特殊群體稅費服務等舉措,全力幫扶殘疾人穩崗增收,助力其逐夢前行。

  “我在這裡工作十幾年了,大家相處融洽,很有歸屬感。”重慶古月機電有限公司的員工楊先生,之前因為交通事故造成肢體四級殘疾,但他沒有放棄,憑藉自身技術在該公司焊接組做打磨工,月均收入約4000元。

  重慶古月機電有限公司主要製造、銷售農機配件、摩托車配件及汽車配件,像楊小兵這樣的員工有24名,根據實際情況,分別從事包裝、打磨、機加、電焊等工作。

  “我們會定期招聘殘疾人就業,他們吃苦肯幹,為公司創造了利潤,我們還因此享受了不少稅收優惠。”該公司財務負責人丁力介紹,今年1-7月,公司實現産值2755萬元,同比增長8.9%。同時,享受安置殘疾人就業增值稅即徵即退50.54萬元。

  “新的生産線將很快安裝投産,我們也會繼續招錄殘疾員工,進一步改善殘疾人員工的工作環境和福利待遇,積極承擔社會責任。”丁力説。

  除了通過落實稅收優惠政策,減輕用人單位安置殘疾人稅費負擔,近年來,重慶稅務部門還積極與殘聯等部門深化合作,實現信息共享、資源互補,更好掌握殘疾人技能情況和就業意向,梳理匯總殘疾人就業需求意向清冊。依託稅收大數據優勢,摸排有安置殘疾人就業意願的企業,主動為企業招聘和殘疾人就業牽線搭橋,進一步擴大殘疾人就業渠道。

  在雲陽縣,今年6月,在市、縣兩級稅務部門牽線下,重慶市雲陽縣特殊教育學校九龍分校的14名畢業生在重慶雄業玩具製衣有限公司、重慶三木汽車部門有限公司實現了就業。

  “很開心能有這份工作,讓我有了自食其力的成就感,家人也不用再擔心我。”在重慶雄業玩具製衣車間裏,今年剛從雲陽縣特殊教育學校九龍分校職高部畢業的小星(化名)&&。

  據悉,自2022年開始,雲陽縣稅務局就定期走訪特殊教育學校九龍分校,了解掌握學生們的就業意向和技能培訓情況。同時,依託稅收大數據篩選意向性企業,舉辦助殘稅費優惠政策宣講會,組織企業走進學校參觀交流,鼓勵有合適就業崗位的企業向殘障群體傾斜,實現企業招錄和學生就業有效對接。稅務部門牽線下,截至目前,雲陽縣3家企業已累計招錄26位特殊教育學校九龍分校畢業生。

  該校教師黃燕&&:“有了就業渠道後,學校正根據企業需求,積極開展特殊員工個性化培養,讓孩子們上崗就上手。”

  重慶金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在稅務部門牽線下,招錄了10余名殘疾人就業,並從2020年以來累計減免殘疾人就業保障金112萬元。該公司負責人范煒&&:“有政策支持、稅務牽線,我們計劃擴充就業崗位,爭取為更多的殘疾人提供崗位,將企業打造成他們的溫暖之家。”

  聚焦優化特殊群體辦稅繳費服務,重慶稅務部門建立了招錄殘疾人企業、殘疾人創業者“一對一”幫扶機制,積極落實預約上門、容缺辦理、“一站式”服務等舉措。同時,在各地辦稅服務廳推出“綠色通道+專窗服務”,便利殘疾人等特殊群體辦稅繳費,及時紓解殘疾人創業就業中的“急難愁盼”問題。

  “非常感謝你們來教我開票。”8月7日,在酉陽縣稅務局工作人員上門輔導下,左腿有殘疾的彭先生學會了自己開具電子發票。稅務人員還向他宣傳了近期更新的個體工商戶個人所得稅減半徵收、殘疾人醫保補助等支持政策。

  重慶市稅務局相關負責人&&,將持續充分發揮稅收職能,持續引導企業主動安置更多殘疾人就業,完善特殊群體辦稅繳費模式,為重慶殘疾人事業穩步發展貢獻稅務力量。(余霞)

編輯:鄧婷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