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新時代中國調研行·長江篇|提升“兩江四岸”風貌 彰顯山水魅力——重慶係統重塑山城江城大都市風貌觀察
2023年08月09日 08:37 來源: 新華社

  長江、嘉陵江在朝天門交匯,四座山脈縱貫全城,讓重慶市形成了山環水繞、江峽相擁的城市景觀。近些年,重慶市立足山水稟賦,著力治理提升長江、嘉陵江“兩江四岸”風貌,使“山、水、城、橋”相互輝映的景觀成為城市名片,彰顯山水之城、美麗之地的獨特魅力。

  今年5月,重慶長江葛老溪段治理提升項目完工並向社會開放,距離此處不遠的大渡口區大濱路片區居民,從此擁有了一座風景優美、可休閒遊玩的濱江公園。

  “雖然在家就能望見長江,但過去這處江岸是一片荒灘,想到江邊但沒路下去。公園修好後,不但環境美,還親江近水。一到傍晚,來休閒的市民特別多,我經常帶著孩子來公園草坪上露營。”居民黃秋麗説。

  市民在風貌治理提升後的長江葛老溪段岸邊散步。新華社記者周凱 攝

  “長江葛老溪段岸線長3.3公里,一度生態脆弱、通達性差、産業落後。江灘植被雜亂,江邊是水泥護岸擋墻,岸上又有碼頭和木材堆場。”葛老溪段治理提升項目設計師周鎮濤告訴記者,通過拆除擋墻和碼頭、修復江岸生態、植入音樂元素等舉措,經1年半的整治建設,這裏變成了一個集運動健身、文化體驗于一體的濱江生態空間。

  因水而興、依山而建的重慶,沿長江、嘉陵江組團式發展,“兩江四岸”是最具標誌性的城市區域。但因發展失序,碼頭工廠沿江密布、高樓道路擠佔江岸、濱江灘涂雜亂無序等問題一度困擾著這座山水之城。

  重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城市提升統籌處處長晏偉介紹,為建設“山清水秀美麗之地”,2017年以來,重慶市梳理“兩江四岸”生態環境、公共空間、歷史人文、城市風貌等領域情況,開展設計方案國際徵集和市民“金點子”創意徵集,制定“兩江四岸”治理提升實施方案以及跨江橋梁、嘉陵濱江生態長廊等專項提升方案,係統重塑山城江城現代化國際大都市風貌。

  位于渝中區長江畔、1997年重慶直轄時建成的珊瑚公園,承載著許多市民的記憶。隨著時間推移,公園設施陳舊、濱江不見江、缺少親水步道,來玩的市民越來越少。

  得益于“兩江四岸”風貌治理提升,渝中區政府拆除公園圍墻,突出“重慶直轄、新城變遷”文化主題,打造2萬平方米“市民大草坪”,鋪設健身環道串聯公園和江岸。去年底,這座老公園以全新面貌開放後,便成為市民遊客的熱門“打卡地”。

  圖為改造後的珊瑚公園局部。新華社記者唐奕 攝

  優化調整“兩江四岸”影響城市天際線、山脊線的建設項目22個;治理兩江河道亂搭亂建、亂倒亂堆等行為2815起;取締餐飲船舶90艘,清理貨運碼頭28座……在減量、疏密、留白等一係列治理“組合拳”下,重慶“兩江四岸”正呈現出一幅山水人城和諧相融的美麗畫卷。

  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走進嘉陵江畔的重慶大學設計創意産業園,這裏展示著前沿低碳建築技術,還有時尚的咖啡館和工作室,充滿科技范、文藝范。若不是高大的廠房兀立其間,很難想像這裏是由廢棄廠區改造而成。

  重慶大學建築規劃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負責人鐘樹生説,由于原工廠搬遷,這個佔地約45畝的老廠區閒置多年,環境臟亂差,嚴重影響嘉陵江濱江風貌。“沙坪壩區政府出臺優惠政策,我們將廠房、鍋爐房等原貌保留,改造成寫字樓、院士樓、展廳等,目前入駐員工近千人。這樣既整治了濱江環境、保留了城市記憶,同時還解決了企業辦公場地問題、促進了産業發展,一舉多得。”

  突出江灘濕地保護、石刻科普的雅巴洞濕地公園,充分利用橋下空間建設運動場所的盤溪河入江口濕地公園……目前,重慶中心城區“兩江四岸”109公里岸線已累計啟動治理提升項目26個,11個公共濱水空間建成開放,15個濱江貫通工程、延伸工程有序推進。“兩江四岸”山清水秀生態帶、便捷共用遊憩帶、人文薈萃風貌帶、立體城市景觀帶,正為重慶推動高品質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助力添彩。(記者李勇、張桂林、周凱、周思宇)

編輯: 陶玉蓮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