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重慶2947戶企業提前享受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優惠

  今年7月,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新增加一個享受時點的新規正式落地。重慶市稅務局數據顯示,全市共有2947戶符合條件的企業選擇在7月申報預繳企業所得稅時,提前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加計扣除額累計達109.33億元,減免企業所得稅27.32億元。

  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是推進創新驅動發展的重要政策措施。今年6月21日,國家稅務總局、財政部再次對這一政策進行優化,明確自2023年起,在原有10月份企業所得稅預繳申報期和年度匯算清繳期兩個時段的基礎上,新增每年7月預繳申報期為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享受時點,讓企業享受優惠時間再提前三個月,對緩解資金壓力,鼓勵創新起到了積極作用。

  “提前享受優惠,讓我們有了更多流動資金。”重慶鋁器時代科技有限公司財務總監劉浩&&,企業持續研發,穩定的資金流是關鍵,今年7月,公司申報享受上半年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額633萬餘元,公司已經將這部分資金投入到新能源汽車電池鋁托盤研發中。

  推動科技創新,民營企業是重要主體。“從7月新規落地情況看,民營企業是最主要的受益主體,這讓眾多民營企業更有衝勁、敢創新。”重慶市稅務局企業所得稅處副處長席振宇介紹,重慶受益企業中,民營企業享受加計扣除的戶數和金額佔比分別為92.1%和60.4%;在享受加計扣除金額最多的前100戶企業中,有67戶為民營企業,前10戶企業有6戶是民營企業。

  重慶市旭寶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門研發生産筆記本電腦鍵盤的民營企業,2021年成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重慶市高新技術企業,已獲得近30項實用新型專利和發明專利,今年上半年共投入1300多萬元研發可充電無線鍵盤、背光鍵盤等産品的智能化生産技術。

  “技術攻關和成果轉化前期投入大、回報周期長。7月,我們申報享受了上半年研發費用加計扣除1338萬元,為加快新技術研發提供了支持。”該公司總經理陳偉&&,目前,公司正在研發機械視覺引導機械手臂定位技術,研發成功後,利用該技術,可實現自動組裝鍵盤支架,極大提高生産效率,為企業智能化升級賦能。據悉,該公司今年預計銷售收入將突破7億元。

南川區稅務人員走進重慶市上澤機電有限公司生産車間,了解企業生産和研發情況,宣傳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楊寅攝

  “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企業都是科技創新的‘排頭兵’。在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稅收優惠政策影響下,企業研發投入、創新能力持續增強。”席振宇介紹,今年上半年,重慶高新技術企業享受加計扣除的企業戶數和金額分別佔全部研發企業的70.3%、85.4%,與2022全年相比,享受戶數佔比提高了6.9個百分點。

  從行業來看,重慶製造業、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是受益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新政策的前三大行業,合計享受加計扣除企業戶數、金額佔全部研發企業的94.5%、95.9%,與2022全年相比,分別提高了2.9個和0.3個百分點。其中,作為實體經濟根基的製造業,享受戶數、金額佔全部研發企業的64.3%、82.4%。

  走進重慶美的通用製冷設備有限公司生産車間,數十條生産線正在高速運轉。“我們主營商用中央空調的生産與銷售,其中離心機在上半年的産量已經突破1000&,與去年同期持平,相當於2021年該産品全年産量。”其財務人員楊峰介紹,公司在7月申報上半年研發費用加計扣除6056余萬元,讓公司有更多資金加強磁懸浮機組研究,繼續優化全自主知識産權的“鯤禹”品牌。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産值22.9億元,同比增長33%。

  為推動新政策落實到位,重慶稅務部門依託稅收大數據,篩選符合條件的企業,定向開展政策精準推送,確保企業“知曉政策”。同時,進一步優化服務舉措,加強與科技、財政等部門協同,持續進園區、進企業、進雲區宣傳輔導,確保企業“會用政策”“用好政策”,準確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紅利。

  重慶稅務部門提醒,7月預繳申報期未選擇享受優惠的企業,可在9月30日前更正第二季度預繳申報表,補充享受上半年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優惠。對於企業暫時無法準確歸集核算研發費用的,可結合自身生産經營實際情況,自主選擇在10月份預繳申報或次年年度匯算清繳時統一享受。(陳穎)

編輯:邵以南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