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員工正在做下電纜隧道口前的安全防護工作。(李濤 攝)

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員工正通過精益化管控平台時時掌握各個電纜通道運行情況。(李濤 攝)

電纜運維人員正對電纜設備進行特巡監測。(李濤)
7月17日17時許,在距離地面80多米深的融僑支通道電纜隧道中,國網重慶超高壓公司電纜運檢班班長吳科和他的兩名隊員正在開展迎峰度夏110千伏電纜特巡保電工作。
融僑支通道為四公里通道所屬支通道,是目前重慶高差最大的電纜通道。其中蘇家灣變電站附近電纜隧道區段表現為典型的山城特徵,該區段水平距離100余米,卻有7處爬梯、6處階梯及緩坡,高差累計82米,整體呈樓梯狀。高溫天氣讓部分區域的負載比平峰時期高出80%左右,導致電纜溫度快速上升,電力工人工作的重點就是對電纜溫度和線路環流進行檢測,以保障電網正常運行。
“我們班裏共有6名巡檢員,負責的線路達120公里,度夏期間幾乎每個工作日都要下到電纜井溝來巡視。我們通常分成2組,每組每天要巡視5、6公里,甚至7、8公里。”吳科説。
在電纜通道的一頭,吳科遙控着機器狗正在開展電纜通道遙控巡檢,“機器狗集成AI主機、感知主機、運動主機三大部分,可進行定時巡檢、定點巡檢、指定任務臨時巡檢、遙控巡檢多種巡檢方式,採集現場實時數據後傳回精益化管理平台,通過該平台實現了實時數據採集、分析決策、事務處理的功能。”
“每個接頭處都安裝有監測儀器,對溫度和線路環流進行實時監測,人工巡檢的目的就是再多一份保障。”吳科説。他們所檢測出的數據將被時時傳回國網超高壓公司電纜運檢中心,與現場安裝的固定檢測儀數據進行對比,如若出現較大差異,就要返回進行核校並進行糾正。由於電纜通道不到一米五高、不到兩米寬,兩側安裝電纜支架,通道剛夠一個身寬,特巡隊員們只能一人一個手電筒,彎着腰一點一點地往前走,邊仔細觀測電纜運行情況,邊探索着向前行走。
“度夏期間負荷大,只有每條電纜通道都巡視到位,心裏才有底。”這群“桑拿天”裏的“地下行者”,用黑暗隧道中的堅守,換來萬家燈火通明。(李濤 張作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