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自助圖書殺菌機,讓讀者閱讀更放心。
文化服務接地氣,城市生活添底色。
從無到有,短短幾年,作為公共文化服務的一種新業態,我市24小時城市書屋現已有100多家。它們散發出的光亮,讓飄着火鍋香氣的重慶之夜,又多了一份書香味。
這些24小時城市書屋,有着怎樣的吸引力?又是哪些人夜晚將它視為心靈棲息之地?
初二學生:爸媽陪他“泛閱讀”
時間:4月15日晚上7點
地點:沙坪壩區新橋街道24小時城市書屋
走進這家開在居民生活區的24小時城市書屋,它裝修簡潔,有坐閱位40來個,藏書3000余冊。
晚上7時許,在爸媽的陪同下,初二學生小周走進書屋,開始了為時2個小時的夜逛書屋。書屋不大,20多名讀者或在書架選閱圖書,或在角落裏捧書品讀。
來到書屋,小周仿佛沒什麼目的,什麼都看,不管歷史的、地理的,還是文學類的。抽出一本來,他瀏覽最多的是序、目錄或章節,一般翻三五分鐘,又放回去。
20多分鐘,他翻閱10來本。直到拿起一本《魯濱遜漂流記》,顯然書的內容吸引了他,他竟站着一看就是半小時。
小周説,他家就住在附近,1年多前,一個偶然的機會,他發現了這家書屋,走進一看裏面的書籍種類也很豐富。他把自己的發現告訴了父母。徵得父母同意後,於是每個周六晚上7點至9點,就成了他特定的逛書屋時間。
在書屋裏,小周更多的時候是“泛閱讀”。他看似漫不經心,其實有目的。“我是在為暑假準備精神食糧。”他笑道,“我是想選幾本自己喜歡的書,在今年暑假期間看。”
小周説,他喜歡三國演義中的人物,特別是趙雲。今年暑期讀書計劃中,他就準備把歷史小説《三國演義》“啃”一遍。
“走了,回家睡覺了,下周再來。”晚上9點,父母輕聲提醒。小周有點不捨,但還是放下書,隨爸媽走出了書屋。
書屋管理員介紹,書屋是沙坪壩區第六家24小時城市書屋,開設兩年多來,書屋已有一批忠實顧客,其中不少是考研、考編之類的年輕人。每天傍晚,當城市的喧囂逐漸退去,都會不時有人走進安靜的書屋。特別是周末,來看書的人比平時更多一些。
考編小夥:角落裏有他的“專座”
時間:4月16日晚上8半點
地點:渝中區圖書館24小時城市書屋大坪分館
位於渝中區嘉華新城的24小時城市書屋,是渝中區圖書館的大坪分館。書屋2020年升級改造後,面積近200平方米,藏書5000余冊。
晚上8點半左右,方孝民刷卡進屋,徑自走到書屋最裏一角的小桌前坐下,從背包裏掏出復習資料,認真學習起來。
方孝民是涪陵人,去年大學畢業,公司效益不好,在父母勸説下,他一邊工作一邊考編。1個月前,他報考了主城的一個事業崗位,並開始了緊張復習。
方孝民和同事合租的房子老舊,窗戶小,空氣流通不好。因此,他愛到24小時書屋來復習。“這裡的環境好,氛圍好,我一來就喜歡上這裡了。”方孝民説,最近一個月,他幾乎每晚都會來這裡,成了這裡的“常客”,小圓桌幾乎成了他的“專座”。他一般在這裡學習到凌晨1點。
離考試只有一週左右時間,方孝民説,現在好的崗位競爭激烈,他要衝刺一下,努力了考不上也不後悔。
書屋管理員小魯介紹,由於位於大坪商圈,周圍居民密集,書屋時常座無虛席。每天從上午9點到晚上10點,書屋讀者人數保持在50人左右,80%以上是年輕人。到了晚上10點以後,人數就減少了。目前在這裡通宵看書的還是比較少。但最近一個月,有一個20多歲的小夥,幾乎每晚都來,一待就是一通宵,累了就趴在書桌上睡一會兒。書屋保安曾多次在他面前提及,擔心他的身體受不了。
公司白領:首次光顧印象好
時間:4月17日晚上9點
地點:高新區白市驛24小時智慧書屋
走進巧妙融入了川劇特色的城市書屋——高新區白市驛24小時智慧書屋,一種濃烈的文化氣息撲面而來。這是高新區開放的第七家24小時智慧書屋。
書屋裏有十來個讀者。大家都沉浸在書中,進來一個人,或出去一個人,可能大多數人並沒有感覺到。書屋裏很靜,靜得只聽到細微的翻書聲。某個讀者一聲稍大的咳嗽或呵欠,都可能驚動旁邊正在閱讀的人。
晚上9時許,走進書屋,鐘星在書架前搜尋了一會兒,拿起一本介紹馬來西亞風土人情的書瀏覽起來。鐘星翻了一會兒,拿起書躡手躡腳地來到最左邊的桌子上看了起來。
今年25歲的鐘星,是一家文旅公司的市場拓展部副經理。她稱自己是首次來書屋。晚上,她家裏來了幾個老家的親戚,父母和他們聊得十分高興,她卻插不上話,禮貌性地陪了一會兒,想起同事向她推薦的這家書屋,她決定來找找介紹馬來西亞的書看看。
鐘星説,她有一個閨蜜在馬來西亞發展,多次邀她過去旅游。她決定“五一”期間過去看看,探望閨蜜加考察市場,因此需要提前“備備課”,對馬來西亞有所了解。
“這真是一個學習的好地方。”雖然是第一次來,鐘星顯然已喜歡上了這裡的氛圍。她説,現在生活節奏快,感覺人是浮起的。今後她會合理安排時間,多來這裡逛逛。
據高新區公共服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書屋面積約120平方米,可容納50餘人。書屋開設1個多月來,逐漸被周圍居民所知曉,特別是年輕的讀者一天比一天多。
湖南旅客:看看書打發時間
時間:4月19日晚上11點
地點:兩江新區人和街道星光天地24小時城市書屋
夜深了,白天十分熱鬧的人和街道星光天地商業廣場,逐漸安靜下來。廣場的燈光也暗下來,只有24小時城市書屋標誌十分醒目。
晚上11時許,冉兵來到書屋。書屋的燈光開着,空調開着,一名男子捧着書睡着了,絲毫沒有覺察他進來。
冉兵是國網長沙供電公司職工,兩天前來重慶出差。重慶的幾名大學同學得知他來渝,相聚在一起十分開心。和同學們分手後,喝了點酒的冉兵毫無睡意,想到回賓館一時也睡不着,他索性打了個車,來逛逛這家24小時城市書屋,打發時間。
書屋內大約有2000多冊圖書。冉兵在書架上瀏覽了一會兒,拿了一本喜歡的人物傳記,坐到椅子上看了起來。
冉兵説,他的工作經常出差,每到一個新地方,他都會逛一逛當地的書店、書屋。近幾年24小時城市書屋在不少城市出現,他閒着沒事時喜歡到書屋打發時間。
大約1個小時後,角落裏的男子醒了,可能是好奇有人像他一樣深夜泡在書屋裏,男子對他點了點頭,算是打招呼。冉兵報之微微一笑,算是回應。
又看了一會兒書,冉兵感覺有點累,這才將書還回書架,回到賓館睡覺。
據了解,人和街道星光天地24小時城市書屋係兩江新區與重慶圖書館合建。“開業3個多月,目前運行狀況良好,和其他書屋情況類似,晚間顧客多是年輕人。”兩江新區社會發展局相關負責人&&,兩江新區接下來將加快建設群眾身邊“小而美”“有溫度”的公共閱讀空間,實現全民閱讀服務便捷化、精準化、智能化,提升城市文化品質。
24小時城市書屋 成重慶城市文化標識
記者昨日從重慶市文化和旅游委獲悉,近幾年我市積極推進24小時城市書屋建設,在人群聚集度高、交通便利、離老百姓最近的地方建24小時城市書屋。目前,已建成100多家24小時城市書屋,實現了所有區縣全覆蓋。
據了解,我市24小時自助書屋大致有三種形式:一是圖書館自建;二是共建,與市政、團委、郵政、新華書店以及場地所在社區等社會單位協調進行共建;三是合建,採取“圖書館+企業”“圖書館+志願者”形式。
“24小時城市書屋作為一種新的公共文化服務形態,是打造全民閱讀的重要平台,有利於增加城市文化氣息、提升城市生活品質。”市文化和旅游委有關負責人稱,我市將進一步加大24小時自助圖書館建設,讓這些書屋成為重慶重要的城市文化標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