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縫、焦土、被砍斷的枯竹叢中,鑽出了新生的竹枝。
這是去年夏天重慶山火過後,今春縉雲山上長出的第一茬新竹。

縉雲山上燒焦的竹根縫中鑽出的新竹。新華社記者周文衝 攝
2月10日,記者隨曾參與山火救援的志願者來到縉雲山。穿過六七步寬、山火救援時搶挖的防火隔離帶,沿着石階小路上山,山火肆虐的痕跡仍清晰可見。
起初,只見一兩棵下部被燎黑的樹,還有幾根乾枯發白的斷竹,再往高處走,滿眼是更多焦黑的樹樁,以及大片被鋸斷的竹子,令人震撼、也令人心疼。
2022年8月21日晚,重慶市北碚區歇馬街道虎頭村凹兒坪發生山林火情,山火連續燒了5個晚上。森林消防員、武警等專業救援力量以及黨員幹部、市民自發組成的志願者隊伍同心協力,遏制住蔓延的火勢,保住了縉雲山的大片森林。
冬去春來,這片森林的創傷仍未完全癒合。但新生的植物已破土而出。
“大自然自我修復的能力遠比我們想象的強大。”隨記者一同上山的志願者孫智説,2022年10月初他第一次回到山火後的縉雲山,地上就冒出很多新芽。2023年春天,山上的竹子長得很快,又生出不少新枝條。
在上山路上,記者看到,一株株新竹從燒焦的竹根縫中長出,有的已有一人多高,枝頭低垂,挂上了細竹葉。地上遍佈蕨類植物,蘊藏着生機。溪谷對面,曾被隔離在山火外的一棵大樹鬱鬱蔥蔥。

縉雲山上受災的竹林中長出新竹。新華社記者周文衝 攝
這次上山,孫智和十幾名志願者帶着鋤頭、十字鎬等工具,修理山火中受損的登山步道。山火被撲滅以來,不時有志願者上山撿拾垃圾、整修步道,還有不少重慶市民申請上山植樹、幫忙清運枯枝。重慶市林業局等部門一直在着手開展災後的林區生態修復,通過自然修復和適度人工干預恢復山林。
下山路上,記者遇到了正在縉雲山腳自家柑橘林中除草的農民李俊成。山火隔離帶和幾十年前栽種的防火樹種,保住了這片柑橘林。李俊成説,火燒得最兇的那幾天,全村人幾乎都上山砍隔離帶;明火被撲滅後,他的兒子和兩個孫子又連續半個月整晚上山巡護,防止山火復燃。現在,村民們的付出得到了回報,扎根在縉雲山的竹林開始恢復了。
69歲的李俊成説,他從小看著這片山、這些樹長大,看著翠竹成林。村里正計劃給各家發樹苗,組織村民上山種樹,爭取盡快恢復縉雲山的原有生態。“只要大家一起努力 ,縉雲山的風景就會越來越美。”(記者周文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