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重慶:非遺扮靚跨年夜市
2023年01月01日 11:20 來源: 新華社

  從2022年12月31日夜到2023年元旦凌晨,在重慶市南岸區南濱路,一條燈火輝煌的跨年夜市長龍令消費者流連忘返——這就是最近回歸的“小熊集市”。

  作為推動當地消費市場的系列舉措之一,“小熊集市”一經回歸,就成了商販雲集的繁華之地。記者走訪發現,種類繁多的美食、玩味有趣的標語、精緻新奇的手作、絢爛溫馨的燈光,讓這個夜市在跨年之夜更加熱鬧祥和。特別是一些非物質文化遺産以其獨特的文化內涵,為跨年夜市增色不少。

  集市第一家是羅茂均的小店,不到兩平方米的攤位上擺放着琳瑯滿目的纏花藝術品。這些裝飾品由各色細線纏繞在坯架上製成花型,小而精緻,其色彩或華貴或清雅。“很多行人被這些藝術品的美所吸引,但很少有人知道這其實是湖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羅茂均説。

重慶南濱路跨年夜市上的纏花藝術品。(新華社記者趙佳樂攝)

  為了迎合跨年氣氛,羅茂均身着一襲醒獅印花紅色馬面裙,顯得格外喜慶。“一開始我是一位中國傳統服飾愛好者,在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不斷了解中,結識了纏花藝術,從此就深陷其中。”她説。

  纏花雖美,但製作過程精細,有時候羅茂均一天只能製作4件纏花裝飾。一位顧客稱讚道:“我在集市上逛了一大圈,感覺你的商品與眾不同,認真用心去做的東西就是不一樣。”這位顧客走後,羅茂均開心地説:“大家不僅被非遺藝術品的美所吸引,也越發關注作品背後製作者付出的努力和心血,這讓我非常感動。”

  不遠處,糖畫師鐘奎迅速從鍋中舀起一勺麥芽糖漿,冒着熱氣的糖漿隨着鐘奎手的舞動傾瀉而下,在鐵板上形成了一幅幅美妙的圖案。鐘奎説:“糖畫是非物質文化遺産,別看我現在一氣呵成,當初學這門手藝的時候可花了不少工夫。”

  攤位旁,一位小女孩正目不轉睛地瞧着鐘奎製作糖畫。看著她的眼神,鐘奎説:“小時候家裏以炒糖為業,大人製作炒糖,自己就在一旁定睛看著。長大後,有幸遇到一位師傅,學會了糖畫這門手藝,後來還成為非遺傳承人。”

跨年之夜,一位小姑娘目不轉睛地看著鐘奎製作糖畫。(新華社記者趙佳樂攝)

  “以前賣糖畫還要沿街吆喝,現在根本不用,人們對傳統文化越來越重視,2022年最後一天就掙了1000多元。”鐘奎説。

  2023年1月1日零時,重慶解放碑的鐘聲伴隨人們的歡呼聲響起,宣告新年的到來。在對岸的南濱路,鐘奎已經賣出了新年的第一幅糖畫,這是一條栩栩如生的金魚,寓示着年年有餘、幸福安康。(記者趙佳樂)

編輯: 葛琦
精彩圖片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249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