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重慶12月24日電(記者張琴 高春霄 劉恩黎)“最近設計院正在籌備一個在沙特的項目,我們計劃完善方案後就飛過去一趟,當面和合作方具體商談,對這個項目我們信心滿滿。”路斯坦告訴記者,近期自己剛返崗復工,前期因為疫情積壓了不少工作,現在自己和團隊同事們正在一一梳理。
今年35歲的路斯坦來自烏茲別克斯坦,是中煤科工重慶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外籍建築設計師,長期負責公司海外的設計項目。

路斯坦在中煤科工集團重慶設計研究院查看建築設計方案(2020年11月13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全超 攝
“之前因為疫情我們和外方只能通過線上溝通,很多項目都停留在資料的討論上,各項工作整體在推進時還是受到影響。”路斯坦説,如今我們可以出國到現場去實地勘察,真切感受項目的條件、區域位置,這讓我們更有把握。
中國因時因勢不斷優化調整防疫政策。近期,人們乘坐公交、地鐵等城市公共交通工具,以及進入公共場所不再需要查驗健康碼和核酸檢測證明。
路斯坦認為,這種理性的,有準備、有計劃的決定是相對穩妥的。
“經歷了三年的疫情,總體來説在中國感覺是安穩的,相比疫情初期的病毒,現在這個奧密克戎無疑危險小了許多。”路斯坦説,前段時間自己和家人也經歷了感染過程,好在有過短暫幾天不適之後都康復了。
今年是路斯坦到重慶學習、工作的第9個年頭。2014年,剛從重慶大學碩士畢業的路斯坦,幾番思量後決定留在中國。讀書期間,路斯坦和教授以及同學們去了許多中國城市游學,這讓他也經歷、體驗了豐富多元的中國文化。

路斯坦(右二)在中煤科工集團重慶設計研究院和同事討論建築設計方案(2020年4月20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全超 攝
“這個國家讓我感受到古老與現代的融合。以往我對中國的了解局限於成龍的電影以及中烏之間的貿易往來,沒想到中國的建築設計、産業經濟發展也讓人眼前一亮。”路斯坦回憶,留學經歷讓他對中國有了新的看法,也讓他有了在中國工作發展的念頭。
畢業後,路斯坦憑藉過硬的專業素質和優秀的綜合能力順利被中煤科工集團重慶設計研究院錄取。他還在重慶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有了一個可愛的女兒,組建了自己幸福的小家庭。
路斯坦説,自己對家人的健康一直很重視,所以在去年全家都按照政府倡導接種了疫苗。
“疫情來勢洶洶,科學防疫尤為重要,接種疫苗也是為了讓自己和家人多一重保障。”路斯坦説。
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10月28日,重慶累計接種新冠疫苗7822.5萬劑次,接種覆蓋人數2875.6萬人,覆蓋人數佔常住人口的89.7%。
回顧這幾年中國的防疫措施,路斯坦認為,“精準”和“科學”是兩個關鍵詞。
“在疫情初期,病毒兇猛,重慶應對得力,很短時間就控制住了疫情的發展蔓延。”路斯坦説,當時每天上班公司都會有工作人員負責測溫、提示戴口罩,定時對公共區域進行消毒。這些必要的措施,有效保障了每位員工的健康和安全。
如今,當地政府通過進一步研判,科學地對防疫政策做出了新調整。路斯坦相信,這是理性的,也是經過多方求證的結果,過去幾年疫情對全球都造成了不小影響,如今大家生活工作都逐漸重回正軌,無疑翻開了新的篇章。

路斯坦在長江邊游覽(2020年11月23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全超 攝
作為公司內國際部的組長,路斯坦和他所在的外籍設計師團隊正積極接洽着未來的工作。近期除了沙特的項目,他還有機會回到家鄉烏茲別克斯坦跟進一個在塔什幹的項目。
“現在我和團隊都充滿了幹勁。”展望接下來的工作,路斯坦充滿自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