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新春走基層】“民間河長”祖孫三代接力護河
2022年01月25日 11:18 來源: 新華網

圖為張龍興在岸邊囑咐兒子孫子倆人清理垃圾。新華網發(毛世洲 攝)

  新華網重慶1月25日電(陶玉蓮 毛世洲 杜玲 劉超)冬日裏,天剛濛濛亮,在重慶忠縣汝溪河桐油灘段的跳礅上,出現兩個人影。他們一人手持火鉗、一人手握竹扒,將石礅間的垃圾撿入袋中。

  “奉平,當心腳下。”“宏波,你右腳那裏還有一個黑色塑膠袋。”……岸邊,一位佝僂著身子的老人,不停地叮囑這個、提醒那個。

  這三人是祖孫三代:岸邊是70歲的張龍興,汝溪河的民間河長之一;跳礅上,是他47歲的兒子張奉平和25歲的孫子張宏波。

  這種三代“同框”巡河的畫面,人們經常可以在當地看見。

  “我就圖大家有一個好的生活環境”

  汝溪河流經重慶忠縣汝溪鎮境內約14公里,屬長江一級支流。

  張龍興是汝溪鎮溪溝社區六組居民,房子就坐落在汝溪河岸邊。以前,這條河流清澈見底,是張龍興兒時和小夥伴們捉魚摸蝦的樂園。

  2008年,在外務工多年的張龍興回到家鄉後,發現屋後的河水變渾了,魚兒不見了,水裏岸邊到處是垃圾。

  河裏有一道50多塊條石組成的跳礅,方便居民過往。一遇漲水,上游和岸邊的垃圾就會漂浮到河中央,將跳礅間塞得嚴嚴實實。張龍興總會卷著褲管站在跳礅上,將這些垃圾一一清理到岸邊。

  2016年底,“河長制”開始實施。社區幹部找到64歲的張龍興,想讓他當民間河長,負責管護汝溪河桐油灘1.5千米長的河段。

圖為張龍興祖孫三人結伴巡河。新華網發(杜玲 攝)

  面對這份沒有分文報酬的工作,張龍興爽快應承下來。他配置了火鉗、竹扒等工具,每隔一天就會下河撿拾垃圾,並勸阻岸邊居民不要將垃圾倒在河邊。

  張龍興風裏來雨裏去,將沿河兩岸打理得幹幹凈凈。可沒多久,閒言碎語就來了,大家認為,河長工資一定很高,所以張龍興才這麼賣力。最開始,張龍興還解釋幾句,但沒人相信,後來,他索性不理會了,埋頭精心管護河流。

  在半年後的一次群眾大會上,大家才知道民間河長確實不拿工資。得知真相後,許多人感到不解,有人當面問張龍興:“你這麼大年紀了還在河邊跑來跑去,圖啥喲?”張龍興回答:“圖啥?我就圖大家有一個好的生活環境。”

  “我就不相信汝溪河變不幹凈”

  隨著年齡的增長,張龍興右腿膝關節不時隱隱作痛,走起路來十分吃力,他只好拄著拐杖巡河。

  居民們有些可憐張龍興:“老張,你這是何苦喲!你今後動不了了,誰會來巡河?”

  “愚公移山的故事你聽過的吧?我巡不動了,還有兒子;兒子巡不動了,還有孫子。我就不相信桐油灘變不幹凈!”張龍興斬釘截鐵地説。

  張龍興的兒子張奉平2018年返鄉後,辦了一家小公司,一有空,他就會幫父親巡河。慢慢地,張奉平由配角變為主角,每次巡河時,他會穿上靴子專門撿拾河道中央的漂浮物,讓父親撿拾岸邊的垃圾。看到父親行動不便,張奉平多次要求單獨巡河,但張龍興認為自己熟悉河道和水情,不肯“退休”。

  2020年,張奉平的兒子張宏波從學校畢業後,和父親一起經營企業。為了不耽誤做生意,每天早上天一亮,張宏波便跟著父親和祖父一起巡河。剛開始,張宏波不太熟悉“業務”,張龍興就教他:危險的地方只能在遠處用竹扒,安全的地方可以用火鉗……

  “我名字裏有‘波’,就代表與河流有緣。”張洪波説,“如果哪天爺爺和爸爸無法巡河了,我會繼續巡河,並世代傳下去。”

  “這就是我想看到的水清岸美景象”

  生活垃圾隨意倒在河邊,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裏……這是以前汝溪河桐油灘周邊居民們的習慣。張龍興祖孫三代堅持巡河,慢慢改變了居民們的這種習慣。同時,政府也在社區各居民點設置了生活垃圾桶,號召大家主動把生活垃圾倒進垃圾桶裏,將生活污水集中處理,在河邊釣魚時大家會順便將垃圾全部帶走。

圖為如今汝溪河畔綠樹依依的景色。新華網發(劉超 攝)

  在張龍興祖孫三代的帶動下,如今,汝溪河沿岸越來越多的居民加入到愛河護河的行列中。河流漲水時,不少居民會到自家門前的河邊,及時將河中的漂浮物打撈到岸邊,減輕民間河長的工作量。

  2021年8月,張龍興做了膝關節手術,走路可以不要拐杖了,兒子和孫子早上巡河的時候,他就會到河邊指揮,提醒倆人注意安全,並撿拾岸邊垃圾。每天茶余飯後,他也會沿著河邊走一走,看看河裏的情況。

  現在的汝溪河,河水變清澈了,魚群遊回來了。岸邊綠樹依依、草坪茵茵,石、亭、廊點綴其間,錯落有致,呈現出一幅美麗的宜居生活畫卷。“這就是我想看到的水清岸美景象。”看到如今的汝溪河,張龍興咧著嘴笑了,“河流又恢復到了我小時候的模樣,我們的付出是值得的!”

編輯: 張青
精彩圖片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061128295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