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慶集中銷毀貨值5000余萬元侵權假冒商品。(資料圖 )新華網 向進 攝
新華網重慶1月24日電(陳雨)立案查辦案件10419件,涉案金額近2億元,向公安機關移送案件260件,公安立案查處214件……這是2021年重慶市立案查辦民生領域違法案件的數據。
市場監管一頭連着經濟社會發展,一頭連着民生福祉。為了給老百姓營造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2021年4月開始,重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在全市市場監管系統啟動2021民生領域案件查辦“鐵拳”行動,聚焦民生領域違法行為,加大執法力度,曝光典型案件。
“鐵拳”行動如何為老百姓的衣食住行護航,重慶如何讓“鐵拳”行動落地見成效?近日,新華網走訪了重慶市市場監管局,為大家一探究竟。
關鍵詞一:協同
多部門聯動 市場監管築牢民生“防火墻”
“這個內網郵箱隨時有人在發送郵件,一天幾十上百條是常態。”重慶市市場監管綜合行政執法總隊協調督查室主任黎幫軍用鼠標在電腦屏幕上快速滑動,瀏覽着來自各區縣的典型案例信息。重慶市市場監管綜合行政執法總隊是“鐵拳”行動的牽頭執行部門,不僅查辦案件,還負責收集各區縣的動態信息和典型案件,為此他們專門設立了“鐵拳”行動工作郵箱。
黎幫軍介紹,這些案件集中反映九大問題,即重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確定的9個重點違法領域。其中,查處未經檢驗檢疫或藥物殘留超標的肉類、生産銷售劣質鋼筋線纜等建築材料、翻新“黑氣瓶”等8類違法行為是市場監管總局的“規定動作”,查處校外培訓機構違法行為是重慶市場監管局的自選動作。
“在這次專項行動中,重慶市各級市場監管部門以認真的態度、碰硬的精神、創新的方法、務實的措施,紮實開展‘鐵拳’行動。”重慶市市場監管綜合行政執法總隊負責人鐘興武&&。
2021年5月初,重慶市市場監管局召開全市民生領域案件查辦“鐵拳”行動電視電話會議,專題研討典型問題和重點領域,部署“鐵拳行動”具體工作任務。5月20日,重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市檢察院、市公安局、市版權局、市知識産權局、市文化旅游委共同召開加強打擊侵犯知識産權和制售假冒偽劣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銜接工作座談會,明確聯絡會商、信息共享、案件移送等29項合作內容,推動“鐵拳行動”走深走實。
重慶市各區縣市場監管積極行動,將“鐵拳”行動作為2021年執法工作的頭等大事。5月,渝北區市場監管局制定實施方案,並定期召開專題推進會;6月初,重慶市南岸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召開“鐵拳”行動工作推進會,總結前期工作開展情況,部署下一步專項行動;7月,江津區市場監管局召開“鐵拳”行動工作推進會,分析前期案件查辦過程中的重點、難點……
“‘鐵拳’行動最大亮點就是查案。在‘鐵拳’行動中,我們聚焦民生關切,集中優勢資源,精準重拳出擊,依法從重處罰,讓市場監管長出‘鐵齒銅牙’。”“鐵拳”行動總負責人、重慶市市場監管局黨組書記、局長唐英瑜發布動員令時這樣強調。
“鐵拳行動”行動執法現場。新華網發(資料圖 徐瑞 攝)
關鍵詞二:精準
重拳出擊 鐵腕手段擰緊安全“螺絲釘”
突出重點抓關鍵是重慶確保“鐵拳行動”見成效的秘訣之一。“首先,我們在市級層面上確定了九個重點領域,圍繞生産銷售劣質兒童玩具、‘山寨’酒水飲料和 節令食品等進行精準打擊;然後,各區縣在此基礎上結合實際,確定重點任務。對重大跨區域案件,我們還組織集中執法行動,確保工作有序推進。”重慶市市場監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徐軍説。
兒童玩具事關千家萬戶。2021年6月1日,墊江縣市場監管局在開展“鐵拳”行動專項整治時對一家玩具店進行檢查,執法人員在現場發現當事人經營場所存有待銷售的無CCC認證標誌的塑膠兒童玩具共17款557件。
經查,當事人自2020年6月至案發時,陸續購進火影忍者、合金模玩等多款無CCC強制性産品認證標誌的低價塑膠兒童玩具進行銷售。隨後,重慶市墊江縣市場監管局對該玩具店作出行政處罰,該案被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在第四批民生領域案件查辦“鐵拳”行動典型案例中予以發布。
CCC認證是中國強制性産品認證,未經CCC強制性産品認證的塑膠玩具往往會有毛刺、銳角、異味等問題,對兒童健康安全造成一定危害。“對這起案件的嚴厲查處,是我們對低價劣質兒童玩具的‘亮劍’,將有力震懾行業不法經營者,營造全社會愛童護童良好氛圍。”墊江縣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徐偉説。
兩江新區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因虛假宣傳,被處罰款160萬元;江津張某春非法充裝、翻新“黑氣瓶”,被罰款50萬元,沒收氣瓶77個;石柱縣某中介機構“亂收費”被罰款114萬元……
“為保障‘鐵拳行動’見成效,我們對複雜案件及查處阻力較大的案件實施掛牌督辦;對特別重大的案件,報請市場監管總局掛牌督辦。同時加強區域間聯絡會商、線索移送、案件協查,加強對區縣局的督導檢查,確保工作推進力度。此外,市局還開展不定期交叉檢查、專項督導、案卷評查等,確保‘鐵拳’行動全面落實。”徐軍説。
鐵腕手段擰緊安全“螺絲釘”。截至2021年底,“鐵拳行動”行動期間,重慶市市場監管部門處理各類食品安全違法案件6729件,查處農村市場“山寨”酒水飲料、節令食品違法案件共計1151件,查處校外培訓機構無照和未按核準登記事項從事經營活動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等違法案件224件,查處“神醫”“神藥”等虛假廣告違法行為的案件183件,有力保障了老百姓的合法權益。

“鐵拳行動”工作人員在集中宣傳活動上接受現場諮詢。新華網發(資料圖 任煜霖 攝)
關鍵詞三:監督
查案宣傳並重 撐起老百姓民生領域“保護傘”
查案與宣傳並重,不斷震懾違法者、警示經營者,是重慶“鐵拳”行動的又一大亮點。
重慶市市場監管局專門印發宣傳工作方案,明確市級和區縣宣傳工作任務,壓實工作責任。各區縣成立宣傳工作組,將宣傳工作與執法行動同部署、同落實、同推進、同督促。
“行動一開始,我們就明確每個季度公布一批典型案例,向全社會實名曝光,對違法者形成強有力震懾。”重慶市市場監管綜合行政執法總隊工作人員李世波説。截至目前,共曝光典型案例54起,涉及食品安全、兒童玩具等多個領域。
2021年4月23日,重慶對全市共10個大類、近300個品種,重量超過100噸,貨值5000萬元侵權假冒偽劣商品進行統一銷毀,獲中國市場監管報重點點評,全網新聞瀏覽量累計超500萬次。2021年11月18日,重慶對查扣的55噸、貨值700萬元的違法食品進行公開集中銷毀,涉及酒類、豆製品、調味品、腌制食品、食品添加劑等76個品種。
為不斷擴大“鐵拳”行動宣傳的覆蓋面和影響力,重慶市市場監管局還聯動駐渝中央媒體和重慶地方媒體通過多種形式報道“鐵拳”行動中的重要專項行動。同時,重慶市市場監管局通過開設新聞專欄,拍攝宣傳短片等方式對查處的信息依法予以公示,提升警示效果。
接下來,重慶市市場監管局將對日常監管掌握和群眾投訴舉報、上級機關交辦、其他部門移送、網絡監測發現等各種渠道收集的涉及民生領域的問題進行梳理,從中發現消費痛點、秩序堵點和監管難點,確定2022年“鐵拳”行動查處重點,持續解決群眾在民生領域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