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提升城區治理效能,打造和諧宜居的幸福家園,深圳市龍華區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治理理念,以培育壯大龍華區公共文明促進會(2025年獲評全國文明單位,以下簡稱“文促會”)為抓手,將群眾從“治理對象”轉變為“參與主體”,推動文明行為從“被動要求”變為“主動自覺”,逐步探索形成了“人人行之”的文明城區建設新路徑。
讓“個體善舉”成為城區發展的集體行動
秉持着“文明眾籌、文明共享,引導市民當文明創建主角”的治理理念,龍華區成立“文促會”,邀請了“全國道德模範”張瑩瑩擔任會長,廣泛吸納身邊好人、志願者、熱心市民等群體參與,讓“個人善舉”轉化為“集體行動”。

“文促會”會員來自各行各業,有大學生、寶媽、退休老人、自由職業者等,他們以志願服務為載體,積極融入基層治理,成為連接政府、社會與居民的橋梁紐帶。“文促會”常態化開展“文明集市”“一起聊聊吧”等文明實踐活動,在會員的帶動下,通過愛心漂流、聊天交友等方式,打破現代社區的“陌生人困境”,增強居民的歸屬感和認同感。會員常態化參與大型賽事活動的服務保障、城區形象的宣傳推廣等,讓公共服務從“單向輸送”變為“多元共建”。

用“投資於人”激活造福社會的強大動力
為將會員的熱情轉化為更持久、更專業的能力,龍華區構建了“能力培育-實踐轉化-價值反哺”的成長體系,將個體熱情淬煉為專業素養,最終形成“投資於人-見效於組織-造福於社會”的正向循環。
為了幫助會員更好開展工作,龍華區設計製作文明實踐工作手冊,建立了一套標準化公共文明參與體系。同時開展“文明實踐賦能計劃”“志願者骨幹實戰營”等系列賦能培訓,通過傳統文化、城市美學、家庭教育等主題課程,提升會員的專業性和凝聚力。
以“德者受尊”吹起凡人善舉的滿城春風
為了讓更多好人好事被看見、被認可,龍華區先後開展十屆“閃亮龍華人”、六屆“好家訓好家風好家庭”等評選活動,涌現出了全國道德模範張瑩瑩、中國好人孫卓清、廣東好人何子龍等一大批事跡突出、群眾認可的先進典型。同時,龍華區常態化開展系列先進典型關愛行動,在節假日邀請轄區道德模範、“閃亮龍華人”等歡聚一堂,共慶佳節,着力營造城區文明風尚。
11月23日,由新華網主辦,中國環境科學學會、中國人民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學術指導,綠色全域(北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承辦的“第十一屆綠色發展論壇暨2025保障和改善民生經驗交流會”在北京召開。廣東省深圳市龍華區“打造‘人人行之’的文明城區建設新路徑”的經驗做法編入民生實事彙編文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