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0月15日電(蓋博銘 周栩睿)每年十月是世界乳腺癌防治月,十月第三個周五(今年是10月15日)是“粉紅絲帶關愛日”。根據世界衞生組織2021年發布的數據,乳腺癌新發病例數字量大,其中三陰性乳腺癌因預後差備受關注,亟需精準治療方案。
在今年“粉紅絲帶關愛日”即將到來之際,由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主辦的“科學之聲:乳腺癌防治與藥物科技創新”活動近期在京舉辦,旨在針對該類疾病進行科普宣傳。
在世界衞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此前發布的全球最新癌症負擔數據中,2020年全球乳腺癌新發病例達226萬例,超過了肺癌的220萬例,成為“全球第一大癌”。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乳腺中心主任王殊介紹,乳腺癌作為危害女性身心健康的第一大惡性腫瘤,在我國呈逐年上升趨勢。乳腺癌的疾病分型多種多樣,整體乳腺癌的生存情況較其他癌症要好,但其中三陰性乳腺癌相對預後較差。王殊&&,三陰性乳腺癌具有年輕女性、復發率高、侵襲性高三大特徵,是乳腺癌中最難啃的“硬骨頭”。
據介紹,很多晚期患者被困在化療進展再化療的惡性循環中,因此,三陰性乳腺癌亟需探索新的精準治療方案。現在隨着科技的進步,醫療界對三陰性乳腺癌進行進一步的分型,靶向治療、ADC藥物(抗體藥物偶聯物)、免疫治療等都有一定的臨床價值。
解放軍總醫院腫瘤醫學部主任醫師王濤介紹,ADC 藥物在保留小分子細胞毒性藥物腫瘤殺傷特性的同時,有效地降低了其脫靶帶來的毒副作用,近年來一直是腫瘤精準治療領域的熱門研究方向之一。
中國抗癌協會康復會會長史安利曾多次與癌症鬥爭。史安利説,腫瘤診療水平和治療方案的不斷突破與創新,使得腫瘤已接近成為一種慢性病,其正確的疾病管理在腫瘤治療中顯得尤為重要。對於癌症患者,在醫院裏的治療時間是短期的,出院後的康復過程是長期的。為此,她呼籲,自己是健康的第一責任人,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要保持良好的心態,不要透支生命。
-
全球連線|美!北京冬奧文化雕塑亮相
歷時1年多時間徵集選拔,10件最佳作品從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公共藝術作品全球徵集活動中脫穎而出,經放大製作,在冬奧場館和城市公園與公眾見面。
-
“百花齊放——北京畫院創作與典藏精品展”在國博舉行
當日,“百花齊放——北京畫院創作與典藏精品展”開幕式在北京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行。
-
2022年國考今起網上報名
《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2022年度考試錄用公務員公告》10月14日發布。值得關注的是,新增的市(地)級及以下直屬機構行政執法類職位招錄人數位居榜首,達24243人、12430個職位,佔比分別為77.6%和74.23%。本次國考招錄部分職位限定2022年高校應屆畢業生,也有部分職位要求高校應屆畢業生。
-
北京集中展示綠色交通成果
獨立自行車道密度、萬人自行車道里程居世界前列,“北京綠色出行MaaS平台”提供“門到門”一體化出行服務,“節約型地鐵”能源費用與電費佔比低於國內行業水平……在昨晚開幕的第二屆聯合國全球可持續交通大會上,北京交通綠色發展成果集中亮相。地鐵是城市的用電大戶,北京正在打造“節約型地鐵”,實施車輛節能運行示範應用。
-
北京種業大會首次升級為國家級盛會
十九屆中國北京種業大會10月18日至22日在北京園博園舉行,此次大會首次升級為國家級種業大會,720個蔬菜和玉米作物優勢品種將亮相盛會。本屆大會參展企業達到400余家,覆蓋玉米、蔬菜、畜禽和水産育種等領域,還有食品、生物科技等種業産業鏈上下游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