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自行車道密度、萬人自行車道里程居世界前列,“北京綠色出行MaaS平台”提供“門到門”一體化出行服務,“節約型地鐵”能源費用與電費佔比低於國內行業水平……在昨晚開幕的第二屆聯合國全球可持續交通大會上,北京交通綠色發展成果集中亮相。2020年,北京交通行業碳排放率先實現了負增長。根據規劃,2025年北京城市交通力爭實現碳達峰,2050年城市交通力爭實現近零排放。

參會代表了解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航站樓模型。
騎行步行環境越來越友好
在位於國家會議中心三層的“北京交通”展&,一批可持續交通發展成果吸引許多參會者駐足、交流。
一個模擬入欄結算的停車區內,各家單車企業最新的共享單車産品有序停放。隨着北京近年來慢行系統品質提升,自行車回歸城市,騎着單車出行的市民已經成為北京街頭流動的風景。數字顯示,北京市共享單車總量約90萬輛,日均騎行量超過240萬人次。為了規範單車停放,全市已經建成1181個電子圍欄監測停放區。
北京騎行、步行環境越來越友好。在人口規模相當的國際城市中,北京慢行交通設施里程排名前列,自行車道里程總規模第一;中心城區工作日出行總量3619萬人次,獨立自行車道密度為2.78公里/平方公里,萬人自行車道里程3.17公里,居於世界前列。
綠色成績單
2019年,北京建成了首條全長6.5公里的自行車專用路,連接回龍觀和上地軟體園。
2020年,382公里自行車道整治完成。
截至2021年9月底,自行車專用路累計使用量已經超過400萬人次。
2020年北京市綠色出行滿意度超過85%,中心城區綠色出行比例達到73.1%。
目標
2025年,中心城區綠色出行比例計劃達到76.5%,到2035年這一數字將提升到80%,屆時中心城區將有八成出行者選擇綠色出行。
預約出行節省排隊時間
走進“北京交通”展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塊實時顯示着各項交通運行數據的超大電子屏幕。北京智慧交通發展中心工作人員介紹,這套系統名為“北京交通大腦”,可實現對交通擁堵、交通異常事件的自動化預警和態勢發展分析,還可對樞紐場站大客流進行預測,數據可精確到每分鐘,通過實時監測和精準分析,實現交通運力計算和指揮調度。目前,這套系統正在研發,部分功能已經應用於日常交通管理。
“基於移動互聯網技術,將行程中的擁堵排隊轉變為線上排隊。與其堵在路上,不如在家等待。”北京交通發展研究院相關負責人介紹,預約出行技術應用的典型場景包括軌道交通限流車站、定制公交,小汽車在城市道路高峰時段預約、節假日高速公路預約等。從目前北京地鐵沙河站預約出行試點效果看,日均預約進站量4400人,人均每天節約排隊時間5分鐘。
綠色成績單
目前北京公交80%以上線路實現區域智能調度發車。同時,需求響應式的定制公交服務線路達455條,中心城區實現24小時全天候公交服務。
2019年11月,本市政府部門與互聯網出行平台公司合作,建設“北京綠色出行MaaS平台”。基於該平台,建立綠色出行碳普惠激勵機制,收集市民綠色出行節碳量,通過碳交易市場出售,對市民綠色出行進行獎勵。截至目前,已有1442.9萬人次參與綠色出行碳普惠活動,累計碳減排量4.6萬噸,助力交通領域碳達峰、碳中和。

參會代表了解無人駕駛系統。

參會代表體驗中國高鐵速度。
互動
“感覺很真實,我也能開高鐵了”
昨晚,會場內設置的互動體驗區內,復興號模擬駕駛、5G智慧港口、5G雲代駕座艙等互動演示項目向與會者開放體驗,讓與會者直觀地感受到中國交通運輸技術創新與應用,體驗便捷高效、綠色安全的交通運輸服務。
“太神奇了!感覺很真實,這次我也能開高鐵了。”在中國鐵路展&上,與會者們可以坐在座椅上,親手駕駛“復興號”模擬器。從北京北站出發,穿越京張高鐵的崇山峻嶺,體驗一把當高鐵司機的感覺。這個模擬駕駛倣真&上的儀表、按鈕、腳踏板與“復興號”真實的駕駛&一模一樣,為體驗者帶來一場身臨其境的高鐵駕駛體驗之旅。
地鐵軟體升級
減少能源消耗
在“北京交通”展區一塊藍色背景板上,兩張跨度半個世紀的北京地鐵線路圖讓不少國際參會者讚嘆。50年來,北京軌道交通連線成網,從最初的一條線23.6公里,發展到了28條線1091.6公里。日均客運量超1200萬人次,高峰時段發車間隔小於2分鐘,列車可靠度指標達3051.11萬車公里/次。
根據聯合國公布的數據,在全球碳排放中,有超過24%的碳排放來自於交通行業。記者了解到,2020年,北京交通行業碳排放率先實現了負增長。
地鐵是城市的用電大戶,北京正在打造“節約型地鐵”,實施車輛節能運行示範應用。完成了亦莊線和昌平線ATO節能曲線編制和全線ATO軟體升級,牽引單耗平均下降5%左右。據介紹,ATO系統主要是模擬最佳的司機駕駛,實現高質量的自動駕駛,提高列車運行時乘客的舒適度,達到節省運營成本和減少能源消耗的目的。按照計劃,房山線ATO節能模式升級應用將於今年完成。
綠色成績單
北京地鐵公司先後實施了12個節能項目,形成每年4400萬度的節能能力,共計推廣了16萬支LED綠色照明。
66座地鐵車站實施了通風空調系統節能改造,實現了系統綜合節能30%以上。
展望
城市交通將實現碳達峰
北京交通領域的能源結構也正在不斷優化。2020年,全市巡游出租車充換電一體式電動車比例達24%,公交車新能源與清潔能源比例超90%,日間進入五環內的輕型貨車新能源佔比100%,市域內通行的柴油貨車國IV及以上排放標準車輛佔比100%。根據交通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計劃,2025年城市交通力爭實現碳達峰,全市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力爭達到200萬輛,2050年城市交通力爭實現近零排放。(記者 孫宏陽 李博 鄧偉)
-
2022年國考今起網上報名
《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2022年度考試錄用公務員公告》10月14日發布。值得關注的是,新增的市(地)級及以下直屬機構行政執法類職位招錄人數位居榜首,達24243人、12430個職位,佔比分別為77.6%和74.23%。本次國考招錄部分職位限定2022年高校應屆畢業生,也有部分職位要求高校應屆畢業生。
-
北京集中展示綠色交通成果
獨立自行車道密度、萬人自行車道里程居世界前列,“北京綠色出行MaaS平台”提供“門到門”一體化出行服務,“節約型地鐵”能源費用與電費佔比低於國內行業水平……在昨晚開幕的第二屆聯合國全球可持續交通大會上,北京交通綠色發展成果集中亮相。地鐵是城市的用電大戶,北京正在打造“節約型地鐵”,實施車輛節能運行示範應用。
-
北京種業大會首次升級為國家級盛會
十九屆中國北京種業大會10月18日至22日在北京園博園舉行,此次大會首次升級為國家級種業大會,720個蔬菜和玉米作物優勢品種將亮相盛會。本屆大會參展企業達到400余家,覆蓋玉米、蔬菜、畜禽和水産育種等領域,還有食品、生物科技等種業産業鏈上下游企業。
-
幫老人跨越“數字鴻溝”
為幫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北京市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北京老年開放大學、夕陽再晨聯合發起“百千萬智慧助老”公益行動,將在全市開展百場線下智慧助老活動。
-
冬奧夜校教冰壺
作為2022年北京冬奧會延慶賽區所在地,自冬奧會籌辦以來,生活在這座小鎮裏的人們深刻感受到生活因冬奧所帶來的改變。連接京銀路和冬奧專用線京禮高速的樞紐辛家堡橋還打造了由金枝槐等植物組成的“五彩景觀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