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我中國|處暑:漸有新涼遞好秋-新華網
2025 08/23 12:02:02
來源:新華社

秀我中國|處暑:漸有新涼遞好秋

字體:

  “離離暑雲散,嫋嫋涼風起。”

  ————(唐)白居易《早秋曲江感懷》

  這是8月20日在內蒙古呼倫貝爾市額爾古納河右岸拍攝的濕地風光。初秋時節,內蒙古呼倫貝爾市的額爾古納濕地風景如畫。新華社記者 馬金瑞 攝

  處暑節氣到,處暑,即“出暑”。《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説:“處,止也,暑氣至此而止矣。”意思是從處暑開始,炎熱的夏天就要過去了,氣溫開始由炎熱向涼爽過渡。

  8月19日,在內蒙古呼倫貝爾市陳巴爾虎旗,游客躺在莫爾格勒河畔的草地上。初秋時節,內蒙古呼倫貝爾大草原在陽光照耀下,黃綠交織、層次分明。新華社記者 馬金瑞 攝

  “處暑無三日,新涼直萬金。”

  ——(南宋)蘇泂《長江二首(其二)》

  處暑時節白天熱、早晚涼,再加上時不時地來上一兩場雨,正可謂“漸有新涼遞好秋”。處暑後容易産生“秋乏”“秋燥”,要早睡早起,多吃一些清熱、養陰的食物。比如,處暑日,老北京人會吃“百合鴨”。在江蘇地區,人們會燉老鴨湯,還會端一碗送給鄰居,正所謂“處暑送鴨,無病各家”。

  8月22日,在山東省棗莊市&兒莊區邳莊鎮濤溝橋村,農民採摘葡萄。處暑節氣到來之際,農民搶抓農時開展農事勞作。新華社發(賈禮章攝)

  處暑時節,不少果樹挂滿纍纍碩果,田間大豆、玉米、花生等作物也開始成熟,正所謂“處暑滿地黃,家家修廩倉。”

  8月22日,在湖南省邵陽市隆回縣司門前鎮石山灣村,農民駕駛農機收割稻穀(無人機照片)。處暑節氣到來之際,農民搶抓農時開展農事勞作。新華社發(曾勇攝)

  “四時俱可喜,最好新秋時”

  ——(南宋)陸游《閒適二首(其一)》

  游客在寧夏薰衣草莊園游玩(8月19日攝)。初秋時節,地處毛烏素沙地邊緣的寧夏薰衣草莊園美不勝收。新華社記者 王鵬 攝

  處暑之後天高雲淡,風清氣爽,不妨走出家門,在宜人的秋色裏,感受自然交替的妙不可言。

  游人在圓明園遺址公園內的荷花種植觀賞區賞荷(8月21日攝)。初秋時節,北京市圓明園遺址公園內的荷花種植觀賞區吸引市民和游客前來參觀。新華社記者 李欣 攝

  記者:許曉夢、劉洋、余佩璇

  新華社音視頻部製作

【糾錯】 【責任編輯:陶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