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我中國|清明:梨花風起正清明-新華網
2025 04/04 17:45:24
來源:新華社

秀我中國|清明:梨花風起正清明

字體:

  北京時間2025年4月4日迎來清明節氣。它既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兼具自然和人文內涵。

  4月3日,在河北省石家莊市的華北軍區烈士陵園,學生為革命英烈敬獻鮮花。新華社發(梁子棟攝)

  古人曰:“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這個時節,天朗氣清,惠風和暢,新綠蔥蔥,百花爭妍,滿眼春和景明。

  4月3日,遊船從浙江省嘉興市南湖風景區湖面駛過。新華社發(金鵬攝)
  4月3日,游客在山東省東營市廣饒縣李鵲鎮一公園踏青賞花。春風和煦,草木蔓發,人們走出家門,踏遍春色,共赴人間好時節。新華社發(劉雲傑攝)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唐)杜牧《清明》節選

  4月3日,黑龍江&&境邊防檢查總站黑河邊境管理支隊民警在王肅烈士公園向英烈敬獻鮮花。新華社發(韓飛攝)

  在二十四節氣中,唯有清明演變成傳統節日——清明節。“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慎終追遠是清明節的文化精神,已經深入到中國人的骨子裏。清明時節,人們會追思先人、掃墓祭祖,以示對先輩和歷史的尊重,保持對生命的敬畏與感恩之心。

  4月3日,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區明德小學少先隊員向英雄紀念碑默哀。新華社發(李軍攝)
  4月2日,湖北省宣恩縣清江外國語學校的師生在黃坪村的梨園裏徒步。新華社發(宋文攝)

“梨花風起正清明,游子尋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

  ——(宋)吳惟信《蘇堤清明即事》

  4月3日,河南省開封市新街口幼兒園的小朋友在體驗射柳。新華社發(石斐攝)
  4月2日,學生們在山東省青島市市北區普新小學開展的民俗迎清明活動上將做好的青糰分類包裝。新華社發(王海濱攝)

  除了祭祖,清明還有踏青、插柳、盪鞦千、吃青糰等習俗。游人如織、枝搖鳥鳴,人們踏青郊游、親近自然。

  4月3日,山東省高密市第五中學的中學生在膠河國家濕地公園參加踏青遠足活動(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李海濤攝)

  踏青咏春歸,思念作絮飛。用行動告慰思念吧,唸唸不忘,莫負春光。

  4月3日,山東省臨沂市郯城縣第一實驗小學學生在操場上放風箏。新華社發(張春雷攝)

  記者:許曉夢、馬曉冬

  新華社音視頻部製作

【糾錯】 【責任編輯:劉文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