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紫背椋鳥(2021年5月30日發現於圓明園)。

灰冠鹟鶯(2021年5月17日發現於圓明園)。

黑臉噪鹛(2021年8月30日發現於翠湖濕地公園)。
昨天(15日),市園林綠化局在第41個“愛鳥周”啟動儀式上發布新版《北京市陸生野生動物名錄》。全市野生動物增至608種,新增的12個物種均為鳥類。
上一版《北京市陸生野生動物名錄》於2021年發布。今年的新版名錄中收錄的野生動物種類已經由596種增加至608種,鳥類達到了515種。
新增加的12種野生動物全部為鳥類,包括灰冠鹟鶯、紫背椋鳥、黑胸鶇、堪察加柳鶯、短尾鹱、黑臉噪鹛、藍額紅尾鴝、彩鹮、短嘴金絲燕、栗背短腳鵯、灰樹鵲、栗鳶。其中,彩鹮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栗鳶為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這些鳥類由野生動物愛好者在野外觀測時發現,經市園林綠化局組織專家鑒定後確認為北京新記錄物種。據統計,全市鳥類種類比十年前多了近百種。
“鳥類對生態環境的變化很敏感。”北京師範大學動物學教授鄧文洪説,鳥類的增加得益於全市持續開展生態系統修復,提高山區森林質量,建設大尺度生態板塊,恢復濕地生態系統。目前,北京濕地面積已達6.21萬公頃,為北京近50%的植物種類、76%的野生動物種類提供了生長棲息環境。而森林公園、濕地公園、地質公園、風景名勝區等79處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地的建成,使全市90%以上的國家和地方重點野生動植物及棲息地得到有效保護。
結合“愛鳥周”宣傳活動,全市還發布了《北京觀鳥地圖》,推出了北海公園、翠湖濕地公園、房山十渡、延慶野鴨湖等45處鳥類資源豐富的觀鳥點,為觀鳥和拍鳥愛好者提供了指引。(記者 朱松梅)
(原標題:新版《北京市陸生野生動物名錄》發布 京城鳥類目錄再增12個物種)
北京要聞
-
北京西站至河北涉縣將開通文化旅游班列
為助力京津冀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北京青年報記者從中國鐵路北京局了解到,其所屬中國鐵道旅行社集團有限公司定於4月28日,開行北京西站至河北涉縣方向的京津冀旅游文化班列,與涉縣縣政府、涉縣文化廣電和旅游局共同打造“軌道京津冀、游動新旋律”精品團。
-
校企攜手 首屆科促會推動成果轉化超1.2億
其中,中鐵建設集團針對高鐵運行對建築結構安全性的影響,發布了“高速鐵路站房健康監測與智慧運維成套關鍵技術”攻關項目,由北工大城建學部教授陳彥江團隊“揭榜”。
-
新版陸生野生動物名錄發布 京城鳥類再增12個物種
昨天(15日),市園林綠化局在第41個“愛鳥周”啟動儀式上發布新版《北京市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
雙休日客流增長迅速 北京地鐵縮短髮車間隔
昨天是北京地鐵公司成立53周年紀念日,地鐵公司在30座車站同時推出“地鐵暖服務 邀您來打卡”主題服務品牌宣傳活動。
-
京津中關村科技城打通企業投運前“最後一公里”
推開坐落在天津寶坻區京津中關村的聯恒工業(天津)有限公司廠房大門,一排排智能機械臂正擒着各種汽車零部件進行自動加工,每台設備前只有一個工人盯着電腦屏幕監控生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