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2月20日電(記者王艷剛) 北京綠色金融論壇(第3期)暨《聯想集團2022碳中和行動報告》(簡稱《報告》)發布會近日在北京舉行。《報告》披露,2021/22財年,聯想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為1235.16萬噸,較基準年減少23%(基準年:2018/19財年)。
聯想集團高級副總裁喬松&&,聯想作為技術創新的生力軍,將氣候目標與業務戰略緊密結合,通過數字化、智能化打造低碳製造體系、低碳供應鏈體系、低碳産品、服務和解決方案,構建包括企業自身、供應商、客戶、員工乃至經濟社會的凈零生態圈,在實現自身碳中和的同時,也為實現“零碳社會”貢獻技術力量。
為助力我國實現“雙碳”目標以及全球將氣溫升幅控制在1.5℃以內的長遠目標,聯想集團已於2023年2月7日正式發布凈零排放目標(net-zero)路線圖,將於2049/50財年達成整體價值鏈溫室氣體凈零排放。
《報告》顯示,為有效培養員工低碳習慣和節能降碳意識,聯想推出碳普惠平台“聯想樂碳圈”。“聯想樂碳圈”涵蓋綠色辦公和低碳生活兩大日常場景,員工可通過低碳差旅、低碳通勤、電子簽章使用、在線會議、舊書籍/舊衣物捐贈、電子産品回收、低碳知識閱讀/測試等日常行動來獲取碳積分,目前已有3000多名聯想員工踴躍使用。
全球電子可持續發展倡議組織的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ICT行業碳排放僅佔全球碳排放的2.3%,但在未來十年內有潛力通過賦能其他行業幫助減排全球碳排放的20%。預計到2030年,全球各行各業受益於信息與通信技術所減少的碳排放量將達121億噸,是ICT行業自身排放量的10倍。
北京綠色金融協會副會長馬險峰&&,通過這份《報告》看到了聯想作為企業應對氣候變化領跑者的主動擔當和實幹篤行。聯想作為一家在全球領先的ICT科技企業,也是國內最早投身低碳實踐的科技製造企業之一,有能力、有責任響應國家的“雙碳”戰略,通過技術創新來探索和實踐製造業的零碳轉型路徑。
-
副中心新添一處網紅藝術打卡地 5月將全面開業
記者了解到,試運營期間,包括市集大道、原色音畫廣場、好食街、有料兒後備箱市集等在內的2萬平方米場地率先開放。
-
將變身生態綠洲 “清河之洲”預計主汛期前完工
此外,海淀區水務局相關負責人指出,除了“清河之洲”外,今年海淀區還將啟動“清河之源”節點建設。
-
延慶野鴨湖“候鳥食堂”首次發現大批綠頭鴨
這是野鴨湖濕地自然保護區鳥類食源地首次監測到大批綠頭鴨。
-
非遺傳習所傳承香道文化 免費向市民開放
昨天(21日),一個集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傳播、體驗、培訓等功能於一體的特色公共文化空間——北京市朝陽香文化傳習所,落地朝陽北路80號院,向市民免費開放,這裡將成為市民學習和展示香道、傳統插花、品茶、古琴等非遺藝術之美的好去處。
-
供地計劃發布 重點向城市副中心和多點地區傾斜
2023年計劃安排建設用地供應總量為3190至3630公頃,與2022年基本持平,並繼續向城市副中心和多點地區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