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新華社北京7月19日電(記者張漫子)記者近日從北京微芯區塊鏈與邊緣計算研究院了解到,我國首個自主可控的區塊鏈軟硬體技術體系長安鏈持續推進在北京政務服務領域的應用,目前15類國家級數據、22類市級數據、6類區級數據已實現“鏈”上應用。北京市海淀區作為國家區塊鏈創新應用試點,有1891個政府服務事項實現全程網辦,推動數字政府建設,提升政務服務水平。
北京微芯區塊鏈與邊緣計算研究院相關負責人介紹,長安鏈2021年1月發布,已應用於我國多個領域的300多個場景。2021年長安鏈與北京海淀區合作推進區塊鏈技術在政務服務領域全場景應用。
北京市海淀區政務服務管理局有關人員介紹,海淀區基於長安鏈實現全區信息化系統的目錄索引,打破部門間數據壁壘,推進部門間信息共享,實現全流程覆蓋。目前已實現身份證、戶口簿、營業執照等44類數據鏈上核驗,應用區塊鏈、人臉識別、自助取件等線上線下融合措施,實現7×24小時政務服務“不打烊”。
多類數據“鏈”上共享,線上線下服務協同,區塊鏈技術的有效利用顯著提升了政務部門辦事效率和群眾的滿意度。以北京市海淀區為例,線下自助終端可以全天候查詢、打印、辦理200多個便民服務事項;線上在海淀通App開設“區塊鏈專區”,可直接辦理公租房補貼、海淀區高新技能人才培訓補貼審批等常用政府服務事項……1891個事項目前已實現全程網辦,平均減少辦事人提交材料40%以上。
記者了解到,借助區塊鏈等新技術的應用,北京多區正充分發揮長安鏈數據可信安全共享、業務高效協同的技術支撐作用,持續深化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全程網辦”。
北京要聞
-
長安鏈“鏈”起北京多個政務服務事項
2021年長安鏈與北京海淀區合作推進區塊鏈技術在政務服務領域全場景應用。
-
《下一場危機》出版
楊霄説,要以科學視野透視危機的預見與治理,洞見危機發展演變的自然規律與未來趨勢。
-
北京昨日新增4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和1例本土無症狀感染者
-
內外合力應對超預期變化 北京經濟呈現恢復回升勢頭
面對內外部環境出現的超預期變化,全市統籌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總體經濟呈現恢復回升勢頭。市統計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朱燕南&&,6月份全市經濟開始恢復回升,是由內外部力量共同帶動。
-
張家灣建成藝術新地標 北京設計周永久會址迎大展
北京國際設計周永久會址建設中貫穿低碳設計理念,通過設置採光天井和大面積玻璃充分利用自然光。北京國際設計周永久會址在改造時將原有鋼結構悉數保留,以紅磚幕墻呼應張家灣的工業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