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貓三丫上房了》演齣劇照。張伯男 攝
由北京演藝集團出品、北京兒童藝術劇院創排演出的兒童劇《花貓三丫上房了》將於8月4日在京演·民族文化宮大劇院首演,這部“兒童劇界的京味兒大戲”描繪了北京東城的胡同裏——一個天真無邪的北京小丫頭“耗子丫丫”、一隻精力旺盛的花貓“三丫”和一群歡暢快樂的“發小兒”,一起抓捕傳説中的“燕麼虎兒精”、搭建屋頂上的“秘密基地”、一同去未知的城外世界尋找“彩虹的腿”的故事。
兒童劇《花貓三丫上房了》延續了京味兒作家葉廣芩的同名獲獎兒童文學作品中歡樂浪漫又溫暖的精髓,為觀眾再現了一段只屬於老北京孩子的肆意長大的日子,也通過有着強烈代入感的胡同鄰里間的細碎生活,展現出北京獨有的溫潤大氣的城市氣韻。在該戲發布會現場的露天場院內,十幾個具有老北京代表性的“攤位”一一呈現在觀眾眼前。有賣小金魚兒的貨攤、用真冰冰鎮的老北京北冰洋汽水兒攤、炸醬面攤,還有小人書、九連環、魯班鎖、蛤蜊油,更有玩套圈、跳皮筋、翻花繩的小孩……從吃喝到游戲,沉浸式互動把觀眾瞬間帶回到老北京場景中。正如專家所説“老北京的玩具都是環保又充滿智慧的”。據介紹,這樣的場景將作為北京兒藝在創作上的新嘗試,出現在《花貓三丫上房了》的演出現場。
北京演藝集團副總經理、北京兒藝董事長董寧&&:“這部作品是體現北京人生活,富有煙火氣,京味兒十足的兒童劇。我們希望小朋友能看懂,大朋友有思考,有老北京文化細節,有觀眾強烈共鳴。我們更加希望連續創作該系列的三部作品,打造‘京味兒’兒童劇品牌,為大戲看北京文化名片的打造助力。”
除了忠實於原著內容,兒童劇版的《花貓三丫上房了》在舞美、燈光、服裝、木偶等設計中融入了“讓夢與現實在劇中相會”的創作理念。雖然這是一部現實主義題材的作品,但舞颱風格並不沉重古板,如何用孩子的視角展現胡同中隱藏的樂趣,如何讓觀眾感到樹陰的涼爽、陽光的燦爛,如何表現家家戶戶盡收眼底的屋頂,如何尋找天邊彩虹的腳,如何讓劇中重要角色“花貓三丫”通過木偶的方式活靈活現地長大……主創們將通過細節體現出人情味,也讓舞&表達充滿人心的溫度。該劇導演王澤&&:“很榮幸執導‘耗子丫丫’故事系列的兒童劇,第二部《花貓三丫上房了》將呈現充滿濃濃煙火氣的北京胡同,帶給觀眾夢回童年的感覺。這次在演出的形式上有所創新,設計開場前沉浸式場景,給予觀眾們身處上世紀50年代老北京胡同的感受。”
據悉,京味作家葉廣芩以自己童年的真實經歷為藍本相繼撰寫了《耗子大爺起晚了》《花貓三丫上房了》《土狗老黑闖禍了》童年三部曲,一脈相承的三個故事,不僅勾勒出主人公耗子丫丫天真爛漫好玩自在的童年形象,還展示了丫丫和小夥伴們旺盛的生命力,以及中國傳統文化對孩子的深厚影響。其中《耗子大爺起晚了》榮獲2019年陳伯吹國際兒童文學獎、第十一屆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等多個獎項,後兩部作品也分獲“中國好書”獎。作為該劇一脈相承的故事,兒童劇《耗子大爺起晚了》將於8月17日在世紀劇院再度上演。作為演藝行業和出版行業“聚圈、擴圈、跨圈”統籌聯動的創新實踐,2020年北京演藝集團與北京出版集團戰略合作正式啟動,而將作家葉廣芩的“耗子丫丫的故事”系列作品搬上舞&,也成為了北京兒藝“京味”題材兒童劇創作領域的第一個版權合作項目。希望通過優質的資源互補、連續三部作品打造“京味兒”兒童劇品牌,讓這一品牌成為打造“大戲看北京”文化名片的又一舉措。(記者 劉臻)
-
北京昨日新增4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和1例本土無症狀感染者
-
內外合力應對超預期變化 北京經濟呈現恢復回升勢頭
面對內外部環境出現的超預期變化,全市統籌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總體經濟呈現恢復回升勢頭。市統計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朱燕南&&,6月份全市經濟開始恢復回升,是由內外部力量共同帶動。
-
張家灣建成藝術新地標 北京設計周永久會址迎大展
北京國際設計周永久會址建設中貫穿低碳設計理念,通過設置採光天井和大面積玻璃充分利用自然光。北京國際設計周永久會址在改造時將原有鋼結構悉數保留,以紅磚幕墻呼應張家灣的工業歷史。
-
北京新增1例境外輸入感染者和1例本土關聯感染者
7月18日0時至15時,本市新增1例境外輸入感染者和1例本土關聯感染者。中國航空集團有限公司疫情防控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徐海明在發布會上介紹,此次發現的境外輸入感染者為該公司飛行員。
-
助推消費市場持續回暖 1億元餐飲消費券發放
餐飲消費券昨天發放,一位消費者在一家麻辣燙店現領券現就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