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化金三角”中的王府井、隆福寺地區,演藝空間布局進一步強化。今年年底前,開心麻花戲劇新空間、大華城市表演藝術中心、“當然有戲”沉浸式劇場三大演藝新空間將正式投用,助力東城打造中國戲劇創新中心。
打開地圖,故宮、王府井、隆福寺構成一個三角形。去年起,東城區打造故宮-王府井-隆福寺“文化金三角”,推動三地文化聯動。
打破戲劇舞&的第四堵墻,全場一起玩起來、演起來、嗨起來。在籌備中的開心麻花戲劇新空間,這一願景即將變為現實。
今年年底前,位於王府井東安市場地下一層的開心麻花戲劇新空間將正式投用。“這個‘戲劇新空間’,不是大家印象中的傳統劇場,而是融合了戲劇、文化、消費、社交等多種形式。”開心麻花劇場院線副總經理馬悅舒説。新空間面積達2000余平方米,包括2個小劇場、排練廳和戲劇主題餐飲等,將打造為開心麻花戲劇新空間的全國旗艦店。
這一新空間投用後,觀眾不僅能觀賞到駐演音樂劇、沉浸戲劇、即興戲劇、脫口秀,還可體驗角色扮演、快閃展覽、創意零售等。2個小劇場共有550個座椅,舞&均為三面環繞型,演員的演出自由度更高,與觀眾的互動性也更強。目前,這一戲劇新空間正在籌備落地中,將結合王府井商圈文商旅屬性打造京城戲劇的文化新地標。
距離王府井商圈約1.5公里,“當然有戲”沉浸式劇場也將作為大麥推出的首個演藝新空間,點燃隆福寺街區的戲劇之火。“‘當然有戲’沉浸式劇場重在‘沉浸’,是觀眾可以直接參與的浸入式互動戲劇形式。比如開業大戲《金錢世界》,模擬百年世界金融史,觀眾代表銀行,桌子代表國家,將引導觀眾進行兩個小時的金融游戲。”大麥相關負責人説。
“當然有戲”沉浸式劇場將於今年“十一”啟用,集沉浸式戲劇內容和消費娛樂於一體。除了多部沉浸式作品,還將以劇為紐帶,推出大師課、工作坊等一系列城市文化活動,打造潮流文化聚集地。
與以上籌備中的兩大演藝新空間不同,毗鄰王府井、位於東單北大街82號的大華城市表演藝術中心已經試運營了半個月。它由百年歷史的大華電影院升級轉型而來。2008年,電影院年久停用。2020年,舞美設計師、導演易立明擔任設計師啟動全方位改造。
改造後,擁有三個有固定觀眾席和舞&的表演空間,還有音樂廳、露天演出的天空劇場、實驗劇場三個靈活開放的表演空間。易立明專門策劃了“醫學勝利三部曲”——《科諾克醫生》《弗蘭肯斯坦》和《我是哪一個》,目前正在陸續上演。
經過前期試運營後,今年秋季,中心將正式投用。“未來這裡不光有戲,還將有咖啡館、藝術展廳、書店。中心還將帶來歌劇等音樂類戲劇,上演反映東城故事的現實主義戲劇,讓人們既能感受國內外高品質作品,又能找到城市記憶。”大華城市表演藝術中心劇場經理於躍説。
大戲看北京,好戲在東城。今年,作為“大戲東望”品牌活動的2022南鑼鼓巷戲劇展演季將繼續與觀眾見面。接下來,東城區將以構建戲劇演藝全産業生態鏈為大目標,致力於成為中國戲劇創新中心、國際戲劇展示中心、多元戲劇消費中心、京味戲劇體驗中心。(記者 李瑤)
(原標題:演藝新空間落地“文化金三角”)
-
演藝新空間落地“文化金三角”
在“文化金三角”中的王府井、隆福寺地區,演藝空間布局進一步強化。距離王府井商圈約1.5公里,“當然有戲”沉浸式劇場也將作為大麥推出的首個演藝新空間,點燃隆福寺街區的戲劇之火。
-
北京:今年上半年近500人被納入限制騎行名單
按照《北京區域互聯網租賃自行車行業規範用戶停放行為聯合限制性公約》的規定,5月共計30人被納入“北京區域違規停放聯合限制騎行名單”,於7月15日公示。
-
北京東城區少年宮7月20日復課
少年宮建議,學生返宮復課時自備飲用水及口罩、消毒濕巾。
-
延慶一中風險區降級,北京還有2個中風險區
延慶區八達嶺鎮石佛寺村自2022年7月12日15時降級為中風險區域後,已連續3天無新增感染者,自2022年7月15日15時起,由中風險區域降級為低風險區域,至此八達嶺鎮全域無中高風險區域,由低風險區轉為落實常態化防控措施。
-
北京繼續晴曬炙烤模式最高溫達36℃ 明天正式入伏
北京晴曬炙烤模式還將繼續,最高氣溫將達到36℃。明天正式入伏,北京暑熱感依然明顯,公眾需做好防暑降溫措施,謹防中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