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在地鐵昌平線南延一期工程上清橋站&&口通道之下,一台巨大的矩形頂管機正在掘進,工人在現場巡視。記者 武亦彬攝
7月9日,在地鐵昌平線南延一期工程上清橋站&&口通道之下,一台巨大的矩形頂管機正在京藏高速下方掘進。記者現場探訪獲悉,上清橋站主體結構已經完工,正在進行附屬結構施工與車站裝修,將確保地下通道安全穿越繁忙的京藏高速。
地鐵上清橋站是一座明挖施工車站,其中,負一層是P+R停車場,車站還為遠期接入的19號線預留了換乘條件。該車站工程屬於地鐵昌平線南延土建06標,包括一站一區間:上清橋站、清河站-上清橋站盾構區間。現場施工人員正在忙碌的,是地鐵上清橋站B&&口通道工程,即將連接B1和B2、B3齣入口。
由於上清橋站位於京藏高速路西側,為了方便位於高速東側的居民乘車,這條&&口通道需下穿京藏高速,這意味着施工過程要垂直下穿多個風險源,包括燃氣管線、污水管線、上水管線、雨水管等眾多管線和京藏高速主路及輔路,施工風險大,對地面沉降的控制要求極為嚴格。如何順利下穿京藏高速路?施工方北京市政建設集團第四工程處採用了“矩形頂管機頂進施工技術”。項目部經理董凱介紹,這是近幾年國內興起的一種新型隧道施工技術,在地下空間利用、施工風險管控、工期籌劃方面具有顯著的優勢,但因沉降控制難度大,對施工技術水平要求高。為此,施工方首次引入了矩形頂管機,並於6月11日在始發井順利始發。
記者在施工現場看到,這&特製的矩形頂管機,寬6.9米、高4.9米,採用6刀盤切削土方,隧道一次成型,施工安全得到有效保障,質量顯著提高。隨着掘進設備刀盤快速轉動,前方的砂石和土層被攪碎排出,打通施工空間。混凝土預製管片被吊裝設備運至地下,放在安裝位置上。
“如果採用傳統暗挖工法,該通道需要分別進行初期支護和二次襯砌施工,一般工期需270天,而採用矩形頂管技術60天即可完成,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項目部總工程師宋壽忠介紹,截至目前,通道頂進完成了52.5米,進度已經過半,計劃於7月中下旬完成99.7米通道的掘進施工。
據了解,地鐵昌平線南延一期工程,北起清河站、南至學院橋站,全長8.2公里,全部位於海淀區,均為地下線,設站5座,分別是小營西路站、上清橋站、學清路站、六道口站和學院橋站。(記者 潘福達)
(原標題:昌平線南延上清橋站主體完工 入口通道正下穿京藏高速)
-
副中心1200余個崗位上直播 線上收集1432份簡歷
一些求職者在觀看直播的同時,已經完成了投遞簡歷的過程。
-
昌平線南延上清橋站主體完工 入口通道穿京藏高速
7月9日,在地鐵昌平線南延一期工程上清橋站&&口通道之下,一台巨大的矩形頂管機正在京藏高速下方掘進。
-
京城博物館暑期針對青少年推出豐富線上線下活動
今年暑假期間,北京地區博物館將開展延時開放等活動,點亮暑期“夜京城”。
-
北京7月10日新增1例本土確診病例,在豐&
7月10日0時至24時,北京新增1例本土確診病例(為隔離觀察人員),無新增疑似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1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和1例無症狀感染者,無新增疑似病例。
-
石碑、火炕……箭扣長城修建時間被考證提前33年
因此145號敵&這塊石碑的出土,把箭扣長城有考古依據的修建時間至少提前了3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