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鄉愁守護環境 北京舊鼓樓大街有支銀發護衛隊
2022-03-21 14:29:31 來源: 北京晚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傍晚,從鼓樓向南遠眺萬春亭,一條璀璨的燈光帶筆直向南延伸,照亮了鐘鼓樓、舊鼓樓大街和地外大街。為守護這來之不易的景觀,有一群年過花甲的志願者每天準時出現在舊鼓樓大街、地外大街。這群銀發志願者們用實際行動守護着家門口的環境,把北京中軸線的故事講給世界。

  守護

  組建70人志願服務隊“保衛”整治成果

  在什剎海街道舊鼓樓社區書記朱靜文的辦公室裏,有一張值班表,上面羅列着志願服務隊70人名單。70人被分成了7組,覆蓋一週7日。朱靜文説,開始組隊的時候,她沒想到能有這麼多人。

  “去年年底,舊鼓樓大街整治提升項目基本完成。大夥走在街面上心裏特別敞亮。”朱靜文説。

  然而,還沒到今年元旦,老街坊們就發現,小廣告又“爬”上了墻,公共綠地裏的白色垃圾也回來了。來之不易的成果反彈了,大家眉頭都擰成了疙瘩。街道意識到,單憑原先的志願力量不足以維護整治提升成果,經過討論,一個想法誕生了。

  “咱們把能組織起來的力量都組織起來,拉起一支新隊伍。排好班,做到一週七天全覆蓋。”

  話音未落,張建達、曹美麗、王曉冬等人就立刻報名。不到一上午,就有40多位社區志願者、社工報名。大夥一致認同把新隊伍的名字定為“中軸線衛士”志願服務隊。

  “我們家門口就是中軸線,守好家門口就是守好中軸線。”大夥立下了“小目標”。

  隊伍拉起來了,70人規模在街道層級的志願服務隊裏算得上“大部隊”。可從哪兒突破?大家仍然沒有明確目標。

  巡邏、撿垃圾、常規勸導不可缺少,可如果僅限於此,難免重蹈覆轍。

  “要把問題解決在發生之前,勸導要向引導過渡,不能等事發生了再去堵窟窿。”為了打開局面,大夥一起梳理了舊鼓樓大街的公共綠地、胡同口和燈桿,列出了十幾個容易出問題的點位,並把重點對準了常年在前馬廠胡同口修車的朱師傅。

  老街坊都知道,朱師傅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就在前馬廠胡同修自行車,大夥都認可他的手藝,這也方便了周邊居民。

  可是,胡同口“巴掌大”的地方除了他的攤兒和工具,還有堆放的舊自行車。久而久之,修車攤成了堵點,礙於面子,誰也不願多説。“把朱師傅的問題解決了,街面其他問題就好勸導了。”帶着任務,朱靜文和張建達出發了。

  鞏固

  大家一起想辦法“老堵點”變身小涼亭

  “書記,我給大家服務這麼多年,靠手藝吃飯,沒礙着誰呀。”見着朱靜文,朱師傅像個孩子一樣“訴苦”。

  面對此情此景,張建達接過了話茬:“這些年大夥是習慣了,可就是因為您這個修車攤,這裡常年堵塞。您得考慮到胡同口的交通呀。”

  一聽張建達肯定了自己,朱師傅態度緩和下來。可一説到撤攤,腦袋卻搖得就像個“撥浪鼓”。

  “我四十大幾的人了,就這麼個手藝,不修車還能幹什麼?”

  朱靜文給張建達使了個眼色,面帶笑容,接着勸:“我們先幫您把周圍的舊自行車搬開,再給您加個圍欄,您感覺一下變化。”

  説幹就幹,招呼來幾位隊員,搬開了堆放的舊自行車,胡同口頓時顯得寬敞了不少。朱師傅也不住點頭,口氣“軟”了下來:“只要不讓我撤攤,給留個地方,我也支持街面環境整治。您幾位踏實走您的,這兒我幫居委會看著。”

  回到居委會,幾個組的隊長開起了專題會議。

  “想守護中軸線,治標更得治本,朱師傅擔心的是賺錢吃飯問題,咱們要是幫他找到了力所能及的工作,他沒理由不撤攤。”張建達的話讓在場的隊員們深以為然。想要解決堵點,根源還在於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事。從電腦裏調出朱師傅的簡歷,隊員們開動腦筋,開始幫這位修車“釘子戶”找工作。

  在大夥的努力下,沒過幾天,就有公司向朱師傅拋來了橄欖枝。當張建達把消息告訴朱師傅時,他激動得半分鐘沒説出話來。

  修車“釘子戶”再就業了,設在胡同口的攤兒消失了。再次見到張建達和隊員們,朱師傅壓低聲音説:“能不能跟書記説,以後我周末在這義務修車,提前預約,絕不影響街面環境。”

  與此同時,為了鞏固勸導成果,什剎海街道準備在前馬廠胡同口修建一個小涼亭。一來供游人休憩,二來防止再有游商“跑馬佔地”。

  朱師傅再次故地重游時,涼亭已建起。變身成為義務修車志願者的他看著涼亭裏的老街坊和涼亭外的花花草草,主動給張建達發了一條信息:“保護環境,守護中軸人人有責,我也想加入咱們的志願服務隊。”

  宣揚

  老幾位都是“活地圖”服務時講述中軸故事

  舊鼓樓大街相較於地外大街民居更多、住宅更多。這些年過花甲的隊員們大多在此居住,從小就生長在大街兩側的胡同裏。老北京人熱情好客,巡邏過程中給問路游客指路,成了這群銀發族宣傳中軸線的又一途徑。

  “請問銀錠橋怎麼走?”一位游客問。“您順着舊鼓樓大街一直往南頂到頭,過了紅綠燈右轉,穿過大石碑胡同就到銀錠橋了。”正在值勤的曹美麗熱心地指道兒。

  曹美麗打小就在什剎海長大,對於這裡的大街小巷爛熟於心。看了看游客手機導航裏七扭八拐的路線,果斷分享了這條“捷徑”,“您是第一次來什剎海玩吧,銀錠橋真的特別值得一看。”

  看著這位熱情的北京阿姨,游客來了興趣,央告曹美麗快講講其中掌故。

  “銀錠橋形似元寶,因此取名銀錠。橋有三絕,最著名的就是燕京小八景之一的銀錠觀山,您一會兒可以站在橋上向西望,看看西山。”一邊講銀錠橋的由來,曹美麗還不忘告訴對方,銀錠觀山時隔多年重現,都是因為積水潭醫院拆除新北樓,打通了景觀視廊。

  “這就是北京中軸線,這幾年,政府為了中軸線申遺,對周邊幾條大街都進行了提升。您就順着走吧,到處都是美景。”

  生動的講述讓游客豎起了大拇指,周圍的街坊們也你一言我一語地補充着。

  “去銀錠橋您再嘗嘗烤肉季,絕對地道。”

  “阿姨,您真是活地圖,不僅路指得明白,故事講得更好。”看著穿紅馬甲的隊員們,這位小夥子按下快門,留下了珍貴的紀念。

  心願

  讓家門口越來越“明艷”

  曹美麗願意把家門口的故事講給來“中軸線”游玩的人。改造和提升,讓她有的可講。環境的變化,讓她講得起勁。

  “整治前街面問題太多了,很多地方臟亂差,拿不出手。”曹美麗説。

  如今,舊鼓樓大街環境品質提升項目基本完成。60個點位建築風貌的提升93%是通過“微修繕、微改善、微更新”完成。建築細節採用海棠角樣式、冰盤檐組合等多種菜單式組合,形成多姿多彩的北京傳統民居建築風貌。

  同時,作為“點亮中軸線”項目西城段組成部分,整條街的夜景照明採用低亮度弱對比的方式,以簡潔的照明手法塑造居住區寧靜祥和的夜間氛圍。對中高層現代建築弱化處理,二層以上不設照明。

  此外,舊鼓樓大街封閉綠地全部打開,穿行其間的花園散步路將串聯起妙緣匯聚、林蔭小憩、花間竹影、藤蘿鶯語、重樓綺望、嘉木入畫6個節點,仿佛置身輕鬆愉悅的城市客廳。

  每到夜晚,結束了一天值勤的志願服務隊員們三五成群,欣賞亮起來的中軸線。他們發現,在舊鼓樓大街住了大半輩子,還從沒有見過家門口如此“明艷”。

  如今,走在舊鼓樓大街上,隨處可見張建達、曹美麗們的身影。雖然年過花甲,他們用初心和熱情,守護着這份“鄉愁”,成為中軸線上最靠譜的“衛士”。(記者 張驁)

+1
【糾錯】 責任編輯: 韓磊
北京要聞
珍稀候鳥頻頻飛臨北京平谷
珍稀候鳥頻頻飛臨北京平谷
打卡北京首鋼滑雪大跳&
打卡北京首鋼滑雪大跳&
北方多地出現降雪天氣
北方多地出現降雪天氣
東夏園交通樞紐拔地而起
東夏園交通樞紐拔地而起

010070060010000000000000011154311128489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