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了實現“只進一扇門”的目標,豐台區政務服務中心以新址大廳建設為契機,大力推動政務服務空間“全聚合”,整合全區23個專業分中心、45個部門、1800余個政務事項匯聚一門,實現一站式辦理。同時,持續依託科技賦能,探索“智能辦”“智慧管”,不斷提高服務能力和效率。
“以前我們企業辦事要跑好幾個大廳,現在來這一個地方就能把工商、稅務、社保、醫保所有的事都辦了,而且排隊時間也少多了,太方便了!”前來辦理企業變更業務的趙先生説道。據豐台區政務服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豐台區政務服務中心立足快捷便利服務企業群眾,借助機器學習、動態規則引擎和知識圖譜等智能技術,探索推出了“智能預審”“智能輔助”“智能審批”場景。
“原先取號、排隊、填寫材料、等待審批需要幾個小時,現在用智能自助機辦理,效率非常高,不到20分鐘就辦完了。”在豐台區政務服務中心綜合自助服務區,某動物醫院辦事人王先生使用自助機人臉識別進行身份認證、錄入信息、高拍儀掃描紙質材料等一系列簡單操作後,就辦理完成了動物診療許可證登出業務,體驗到“智能審批”帶來的便捷。
記者了解到,截至目前,豐台區政務服務中心“智能預審”辦理237件,群眾可通過該系統提前審查材料的完整性,從原來跑動兩三次減少到一次甚至不用跑,實現“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的目標;“智能輔助”使用1414次,系統將常辦業務的辦理流程以思維導圖形式供綜窗人員查詢使用,很大程度提升辦事效率;“智能審批”辦理258件,系統自動審批並即時反饋、告知申請人審批結果,實現事項即時辦理。
此外,中心大廳還建設了智慧政務數據中心,匯聚分析三級政務服務體系數據和市級系統回流數據,支撐數據治理,全面推動智慧政務治理,實現“智能模塊集成化、需求響應人性化”。數據中心實現了實時動態監管人流聚集、窗口運行,以及服務行為,助力合理統籌調配政務資源,部署應急管理;強調數據融通聯動,致力於為豐台區重點區域發展提供數據生産力,為政府決策提供綜合支持和政策檢驗平台。
下一步,豐台區政務服務將繼續順應信息化社會發展的內在需求,運用數字化思維、工具及手段管理政務數據,科學研判解決辦事訴求,為區域發展提供數據生産力。(記者 蒲長廷)
(原標題:豐&1800余個政務事項 實現一站式辦理)
-
高質量發展 北京環球主題公園周邊落地4大産業項目
近日,市政協委員們圍繞推動城市副中心高質量發展主題到運河商務區調研,參觀了北京市“兩區”展示會客廳。記者了解到,環球主題公園周邊落地了4大産業項目,其中張家灣車輛段上蓋商業娛樂綜合體將力爭年內開工。
-
守護鄉愁守護環境 北京舊鼓樓大街有支銀發護衛隊
傍晚,從鼓樓向南遠眺萬春亭,一條璀璨的燈光帶筆直向南延伸,照亮了鐘鼓樓、舊鼓樓大街和地外大街。老街坊都知道,朱師傅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就在前馬廠胡同修自行車,大夥都認可他的手藝,這也方便了周邊居民。
-
循環利用異常活躍 “二手貨”漸漸成為香餑餑
曾幾何時,眾人唯恐避之不及的二手貨,變成了新一代年輕消費者心中的“香餑餑”。
-
北京市將開展中等職業教育自主招生試點
市教委發布《關於做好2022年高級中等學校考試招生工作的意見》,2022年北京繼續實施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將初中畢業考試和高級中等學校招生考試“兩考合一”,將於6月24日至26日舉行。
-
分區分時管理 北京市發布新版建築工地防控指引
市疾控中心日前發布新版《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間建築工地防控指引》。指引要求,施工總承包單位要統籌管理,各參建單位要強化單位內部員工體溫監測、症狀監測等健康監測制度,實行“綠碼”上崗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