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最近這幾天,冬奧測試賽正在北京舉行。北京大學人民醫院作為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定點收治醫院,已經進入備戰狀態。
北大人民醫院作為定點醫院,負責在首都體育館舉行的冬奧會花樣滑冰、短道速滑和冰球等相關賽事人群的醫療保障工作;同時作為場館保障醫院,負責位於延慶區的國家雪車雪橇中心的雪橇、雪車及鋼架雪車3個體育項目的醫療保障工作。參與保障的醫療人員涉及36個科室,共118人。
目前,39名醫療保障核心骨幹正在延慶,保障國家雪車雪橇中心的國際訓練周及後續的測試賽,他們中包括3名醫療官、18名醫生和18名護士。“我們將醫療點設置在第15彎道處,主要是考慮這裡是賽道的最低點,運動員時速可達每小時130到140公里。如果出現翻橇或失誤,傷員最容易停留在這個位置,方便救援。”國家雪車雪橇中心醫療保障醫師、人民醫院創傷救治中心主治醫師張鵬介紹。
除此之外,北大人民醫院還在院內設置了冬奧專區,確保圓滿完成保障任務。副院長張俊介紹,醫院在發熱門診、方艙CT、發熱方艙病房的基礎上,改造了製劑樓一樓,設置成為冬奧專區,分別制定了閉環與外圍人群常規診療方案和突發事件處置方案,規劃手術室和重症監護的診療流程和路線圖。(記者 孫樂琪 通訊員 鐘艷宇)
北京要聞
-
前門草廠將現“零廢循環”小院
空礦泉水瓶子、舊棉布、麻繩……10月12日下午,陽光明媚。這天,北京林業大學師生走進草廠社區,帶領居民開展“綠色微更新計劃——零廢循環小院”實踐。” PPT播放着倒置花盆和多肉花盆的介紹,屏幕上廢舊容器和綠色植物的完美結合,看得居民們滿眼羨慕、躍躍欲試。
-
3成多老人每天用電子設備超3小時
智能電子設備讓老年人的生活更豐富,同時也帶來一定負面效應。記者獲悉,該校自7月啟動百千萬智慧助老公益行動以來,已累計上線68次公益直播課,超3.2萬人次通過課程學習使用智能設備。
-
推進老年友好型社會建設 北京市&&“友好九條”
記者昨天從市老齡委了解到,被稱為“友好九條”的《北京市推進老年友好型社會建設行動方案(2021-2023年)》已於日前印發。在智能應用友好方面,本市將加大適老化智能終端産品的研發力度,全面推進“智慧助老”專項行動,加大對網絡詐騙的打擊力度。
-
疾控提醒學校制定流感防控預案
秋冬季是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高發季。市疾控中心日前提醒各學校要制定傳染病防控應急預案。疾控部門提醒,學校應建立以校長為第一責任人的領導工作小組,制定傳染病防控方案及應急預案,嚴格落實晨午檢、缺勤登記、追蹤制度及復課證明查驗等制度。
-
13台機器人“上崗”水立方
日前,首批13台機器人在國家游泳中心調試到位,正式上崗。清掃機器人可對場館觀眾區、媒體工作區、工作人員區、運動員區、比賽大廳等8600平方米的室內大面積公共區域開展清掃(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