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國際設計周在中華世紀壇藝術館舉辦的“理念踐行 守正創新——國家形象藝術設計成果邀請展”吸引眾多觀眾,其中展示的冬奧元素設計引人注目。 本報記者 方非攝
為期15天的2021北京國際設計周主體活動日前落下帷幕。遍佈京津冀的3個主會場、30個分會場和32個設計站點,共舉辦展覽、論壇、工作坊、市集、消費體驗等活動716項,參與線上線下活動的觀眾達7660萬人次,其中線下觀眾312萬人次。北京國際設計周相關信息在線總點擊量突破1億次,微博話題累計閱讀量近1億次。
今年,設計周首次將“品牌力量”作為關注焦點,通過論壇、展覽等活動勾畫中國品牌的發展路徑,梳理中國品牌的創新模式,探討中國品牌的創新方向,這一命題也將成為設計周長期關注的方向。圍繞致敬建黨百年、消費中心城市建設、碳中和、城市更新、張家灣設計小鎮、國際合作6大關鍵詞打造多個活動熱點。其中,“理念踐行 守正創新——國家形象藝術設計成果邀請展”國慶假期每天接待觀眾逾5000人次,部分學校將其指定為假期必看展覽。設計周組委會還與主賓城市赫爾辛基共同發起“碳中和2060設計倡議書”,推出“碳中和設計導則”,倡議設計師作為自然與社會的連接者、産業與消費的溝通者和文化與精神的創造者,學習可持續設計的理念與方法,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作出貢獻。這是全球首個從設計源頭自覺減碳的設計師自律守則。
從中秋假期啟動的時裝周、設計博覽會等先期活動,到國慶假期各大商圈的設計消費引導,設計周在拉動消費方面着墨頗多。其中,9月15日至10月15 日設計周與《Time out》《Voyage新旅行》合作推出的“設計消費新場景100”消費體驗活動,評選和推出了北京地區4大類別(旅居類、餐飲時尚類、文化藝術類、商業綜合類)共100個城市設計消費新空間,共吸引3.6萬種品牌産品參與其中。據不完全統計,截至昨天,該活動已帶動消費6.2億元,預計到10月15日活動結束時,可拉動消費超10億元。(記者 李洋)
-
2.5萬大興勞動者經開區穩定就業
為進一步促進大興區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更好地服務經開區産業發展,兩區聯手,建立了跨區域就業服務長效機制,實現優勢互補,目前有2.5萬大興戶籍勞動者在經開區穩定就業。” 5年來,馬佔濤每天都靠這趟安定鎮去往開發區的就業班車往返,自己也已經成長為單位一名技術骨幹,並開始走向基層管理崗位。
-
在京高校發布2022年研招新規
在京各高校近日陸續發布2022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多所高校新增人工智能及大數據相關專業,如北京工商大學新增5個招生專業,分別為人工智能、智能製造技術、材料工程、大數據技術與工程和網絡與信息安全。
-
北京國際設計周吸引線下觀眾312萬人次
北京國際設計周在中華世紀壇藝術館舉辦的“理念踐行 守正創新——國家形象藝術設計成果邀請展”吸引眾多觀眾,其中展示的冬奧元素設計引人注目。從中秋假期啟動的時裝周、設計博覽會等先期活動,到國慶假期各大商圈的設計消費引導,設計周在拉動消費方面着墨頗多。
-
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工程消防設計導則發布
記者近日從市規自委獲悉,《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工程消防設計導則》正式印發。導則提出,副中心樞紐的車站公共區內不應使用液化石油氣和天然氣,地下餐飲場所不得使用天然氣,嚴格控制易燃物品的數量和火源,並應採取預防電氣火災的措施。
-
中國研究團隊揭示阿爾茨海默病聽覺感知覺障礙神經機制
在嘈雜環境中,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存在顯著的言語理解困難,稱為中樞聽覺加工障礙。近日,國家神經疾病醫學中心、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聯合北京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團隊研究揭示了聽覺感知覺的關鍵環節,即雙耳聽覺加工在阿爾茨海默病發病中的神經機制和早期診斷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