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加快建設高水平人才高地 支持高校創建二十二家高精尖創新中心
2021-10-03 09:14:47 來源: 人民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首都北京集聚了近百所高校、1000多家科研院所、2萬多家高新企業,人才資源極為密集。近年來,北京緊緊圍繞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牢固確立人才引領發展的戰略地位,加快建設高水平人才高地。

  深化戰略科技人才放權改革,推出深化改革舉措。北京從提供穩定經費、精簡科研管理、加強包容保護等方面&&25項改革舉措,建立“充分信任、充分放手、充分依靠、充分保護”的人才發展機制;&&地方法規,明確科技成果産權科技人員可以個人擁有,着力實現有的轉、有權轉、願意轉、轉得順;針對大師級人才缺乏問題,實施“北京學者”培養計劃,現已選拔培養56名“北京學者”和35名“青年北京學者”;支持高校創建22家高精尖創新中心,累計投入經費58億元,並要求不低於70%的經費用於人才,實施以來共培養集聚芯片、基因診斷、生物醫學、智能機器人等關鍵核心技術領域創新人才5735人。

  賦予科學家更大的自主權,培育新型研發機構。北京協同創新研究院、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等一批由戰略科技人才領銜的新型研發機構先後成立。

  實施人才&&境便利化改革,用好先行先試優勢。發揮中關村全國首個國家級人才特區先行先試優勢,建立部市合作機制,實施國際人才&&境新政。其中,允許外籍人才境外直接申辦中國“綠卡”等政策為全國首創。新政實施以來,已為26名外籍人才辦理了在華永久居留。優化外籍人才來京就業審批辦事流程,將辦理時限壓縮至10個工作日。

  不斷優化人才服務體系,各方協力排憂解難。建設外籍人才服務工作網絡,優化“落地即辦、未落先辦、全程代辦”外籍人才服務體系。實施重點企業“人才服務包”制度,為全市近400家“服務包”單位制定“一對一”支持舉措,在引進落戶、辦理工作居住證、應屆畢業生接收等方面提供保障。結合區域發展和人才工作實際,先後確定朝陽望京、中關村科學城、未來科學城、新首鋼、通州、順義、懷柔科學城、經濟技術開發區等8個人才社區。兩年時間,共推動1.1萬套國際人才公寓、23所國際學校、8家國際醫院、18個外國人服務站點建設,國際人才在京工作生活條件不斷提升。(記者朱競若、王昊男)

+1
【糾錯】 責任編輯: 許藝林
北京要聞
給長城“急診”
給長城“急診”
祝福祖國母親!來看天安門長安街花壇美景
祝福祖國母親!來看天安門長安街花壇美景
北京冬奧公園正式開園
北京冬奧公園正式開園
北京:實踐活動感受勞動快樂
北京:實踐活動感受勞動快樂

01007006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7927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