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轉型,是國家的經濟需求,特別是對傳統能源行業更為重要。目前來看,加快數字化轉型是能源行業實現高品質發展的重要途徑和必然趨勢。但現在我們還面臨很多挑戰,包括對數據的治理、理解,對數字資産化的理解,還存在一些問題。所以,在解決這些問題的過程中,數字化轉型是必須要做好的一件事,也是在建成覆蓋全要素、全方位、全産業,支撐各領域業務創新的管理中的重要體現,這些都需要我們從源頭上做起,數據採集、存儲、應用、品質管控,以及在運用過程中,平臺的建設等等。
當前,對一些新興企業來説,它的基礎比較好,數據管控品質相對較高,而對于傳統的工業企業來説,難度比較大。未來,需要我們在應用過程中不斷完善,不斷在體制建設過程中相互適應。我認為,數字化轉型是在試用過程中不斷發展的,通過適應技術迭代,一定會成為企業發展、創新的驅動力,只有通過數字化轉型,才能使數據創新力提升的更快、更準,才能滿足生産的需求。
持續融合,主要是長效整體協同。長效的概念就是老技術要“常用常新”,例如現在做一個科研創新項目,需要新型技術不斷擴展和生産需求不斷改變,打造價值,創造新高地,塑造産業競爭新優勢。
協同發展有交叉學科的協同、人和人之間的協同、人技術與管理的協同,技術管理在上升的過程中,區分于管理上升和技術上升,會出現一個交叉點,而這個交叉點可能會改變我們的管理模式或改變我們的技術方式。我們通過不斷的在管理模式上、技術模式上的改變,把一些協同的研究方法完整體現,使管理更高效、更精準。
從整個工程管理來説,我們國家的大項目的技術發展,包括係統工程、交叉學科,都是在發展過程中不斷深化不斷完善。工程管理也是始終貫徹工程方法論、工程哲學、工程知識論等等,對知識創新體係建設、管理能力建設非常重要。在新時期下,通過數字化來解決問題,是非常有效的方法。通過數字化轉型,使問題認識更加清晰,工程更加高效、精準。與此同時,工程管理的方式和方法要不斷的適應數字化轉型的需求,比如數據治理體係、建立生態工程管理、新數字化生態,這些都是靠工程管理支撐推動。
目前,中國工程院正在研究工程管理生態問題,包括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公共管理的幾個挑戰。中國工程院在這方面做了深入研究,我想會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得到很好的應用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