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柏春

科技守護絲路精神 智慧點亮傳統文化

新華網首頁時政國際財經高層理論論壇思客信息化房産軍事港澳臺灣 圖片視頻娛樂時尚 體育 汽車科技食品

2020年5月13日,首屆“絲綢之路”周于浙江杭州開幕。活動期間,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所長、全國政協委員張柏春接受了新華網採訪。張柏春分享了中國科學院通過絲綢之路開展的科技交流,以及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近十幾年的學術成果。他認為,文化遺産是需要國家投入支援的大事,我國還需加強國際合作研究境外絲綢之路。

精彩觀點
1
張柏春
請您簡要介紹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簡稱“科學史所”)創建于1957年元旦,主要研科學技術史及相關學科。其中,文化遺産科技認知、中外科技交流史與比較史等研究均涉及到絲綢之路專題。  
2006年以來,科學史所積極開展有關絲綢之路的科技史研究,培養青年人才,並與德國馬普學會科學史研究所聯合開展實地考察和專題研討會。  
科學史所在2011年和2016年先後將這方面的研究納入“十二五”規劃和“十三五”規劃,2018年以來在中國科學院的支援下開展絲綢之路科技交流史國際合作研究。2019年參與籌劃中國科學院立項的“絲路文明與環境變化”國際合作項目(負責古代絲路科技交流史部分),科學史所加入了中國絲綢博物館牽頭的絲路之綢國際聯盟,與絲博及其他國內外機構進行了多種形式的交流與合作。
1
張柏春
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在絲綢之路方面已經做了哪些工作?對絲綢之路沿途國家和人民産生了哪些影響?
近年來,科學史所完成了部分有關絲綢之路的學術成果。例如,2012年潘吉星先生出版《中外科學技術交流史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8年陳巍出版《古代絲綢之路與技術知識傳播》  
最近,青年學術團隊完成了古代絲綢之路與科技交流的兩個專題,未來一兩年將出版新的學術專著。科學史所的絲綢之路科技交流史研究引起了德國、俄羅斯、阿塞拜疆、蒙古、伊朗等國學術機構和學者的重視,多方參與簽訂了若幹合作協議,啟動了實質性交流與合作,引起了有關國家學界對絲綢之路議題的重視。
1
張柏春
絲綢之路周是一種弘揚絲綢之路精神、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的一種方式,談談您對它的看法?
絲綢之路關係到文化多樣性及跨文化的交流合作。一帶一路建設當然包括科學、技術、文化等領域。文化的傳統和遺産將在當代一帶一路建設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研究有關古絲綢之路的科技交流史可以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歷史經驗和政策啟示,還有助于增加絲綢之路沿途國家和人民的文化親近感及相互信任,增強合作共贏及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意識。
1
張柏春
文化遺産作為歷史的見證者以及文化的重要傳播載體,當前,中國的文化遺産機構在這方面已積累了哪些經驗和成效?
21世紀初以來,中國對文化遺産事業空前重視。例如,國家文化部的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工程及國家文物局的“指南針計劃”,都有力促進了文化遺産的認知、研究、保護和振興等。  
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聯絡全國的相關學科的學術機構和學者,組織研究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中國傳統工藝,到2016年撰寫並出版了20卷本的《中國傳統工藝全集》,此項成果為維護中國文化命脈和保持民族精神特質作出了獨特貢獻。  
文化遺産是需要國家投入支援的大事。我國在梳理自己的文化遺産方面成效顯著,但對境外絲綢之路部分的研究積累薄弱,亟需通過國際合作來補強。
1
張柏春
如何利用現有資源及手段,將“絲綢之路精神”這顆種子深植于年輕一代的內心,讓他們成為新時代文化的引領者?
須充分利用博物館、學術研究成果、多種出版物、電視和現代技術手段,面向青少年和其他公眾,以不同的形式講好絲綢之路的各種故事,廣泛傳播“絲綢之路精神”。中國絲綢博物館牽頭組織的“絲綢之路”周就是一種很好的傳播活動。(文字:吳佳蔚 金心怡 編輯:戴益節)
01002010002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