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醫護人員疫情期間的心靈減壓術

新華網首頁時政國際財經高層理論論壇思客信息化房産軍事港澳&灣 圖片視頻娛樂時尚 體育 汽車科技食品
突發的疫情,打亂了人們的正常生活,由此對人們的心理産生不小的衝擊,一些人從最初的擔憂、惶恐,發展到焦慮、抑鬱傾向,為了幫助大家舒緩緊繃的神經、還你一個明媚的心情,新華網邀請黑龍江省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心理危機幹預專家組組長、哈爾濱醫科大學公共衞生學院院長楊艷傑做客新華訪談,為戰疫一線的醫護人員釋放情緒、舒緩壓力提供參考。
精彩觀點
1
新華網

一線醫護人員每天都面臨着生死考驗,心理、情緒上會有怎樣的反應?

一線醫護人員每天都面臨着生死考驗,心理、情緒上會有怎樣的反應?
疫情發生後,全國各地的醫療精英們馳援湖北,他們每天都面臨着生死考驗,心理、情緒上會有怎樣的反應?
2
楊艷傑

在一線的反應跟平常不同,身臨其境下他們會産生嚴重的心理應激反應。

在一線的反應跟平常不同,身臨其境下他們會産生嚴重的心理應激反應。
當醫護人員到達前線時,疫情早期病人的爆發式增加、沒有特效藥物,醫護的無力感和挫敗感會增強,這些都會讓他們産生嚴重的心理應激反應。
1
新華網

一線醫護人員一般會述説哪些問題?集中在哪些方面?

一線醫護人員一般會述説哪些問題?集中在哪些方面?
我們知道,您與黑龍江省的170余名心理學專家,正在參與武漢前線的心理援助工作,在與一線醫護人員的熱線&&中,他們一般會述説哪些問題?集中在哪些方面?
2
楊艷傑

他們一般會述説短暫休息時有一些不良情緒,比如焦慮、恐懼、乏力、失眠、敏感、多疑等等。

他們一般會述説短暫休息時有一些不良情緒,比如焦慮、恐懼、乏力、失眠、敏感、多疑等等。
他們一般會述説自己工作之餘,短暫休息時的一些不良情緒:比如焦慮、恐懼、乏力、失眠、敏感、多疑等等。一位醫生説自己經手病區的患者走了好幾個,感覺自己很失敗。休息換班時,出現噁心嘔吐腹瀉、胸悶氣短耳鳴等症狀。
一位護士打來電話,説自己過於在意身體情況,有時會反復確認自己有沒有發熱,總覺得特別疲勞,有時還呼吸困難等。每天測量體溫3-5次。
一位男醫生説自己睡不着覺,一閉眼全是在醫院救人的場景,特別難受。還有的醫護人員從前一天幾根煙,現在一天一包都打不住等等。
1
新華網

緩解不良情緒和舒緩壓力,有哪些方便實用的辦法?

緩解不良情緒和舒緩壓力,有哪些方便實用的辦法?
類似這些情緒反映有哪些緩解辦法?如何才能確保這段特殊時期的身心健康?
2
楊艷傑

掌握‘四個要點’、善用‘兩種方法’,有助於放鬆、舒緩情緒。

掌握‘四個要點’、善用‘兩種方法’,有助於放鬆、舒緩情緒。
針對這些情況,我建議他們掌握“四個要點”、善用“兩種方法”,有助於放鬆、舒緩情緒。
四個要點:第一、想盡辦法保證良好的睡眠,不過度關注睡眠,壓力下的失眠是正常反應;保持平和心態,睡前減少外界的精神和情緒刺激。
第二、調整認知。遠離不良信息,充耳不聞;肯定自己所做的每一個醫療活動,每一次救援,每一個動作都有價值。
第三、尋求社會支持。他們可以是家人、同事、朋友等,定期與家人視頻,尋找動力。必要時尋求專業心理幫助。
第四、調整情緒。要樹立積極樂觀的態度,不要自我否定自我懷疑。可以通過“六齣來”辦法調整情緒。“六齣來”即説出來、唱出來、喊出來、哭出來、寫出來、呼出來。
兩種方法:冥想放鬆訓練呼吸法。具體方法:首先平臥或端坐,閉目閉口,緩慢均勻鼻孔吸氣,氣流進入口咽部—喉部—肺部—腹部,直至氣沉丹田(肚臍下二指處)6~8秒後呼氣,向上按順序返回(丹田—腹部—肺部—喉部—咽部—口腔呼出即可)。反復循環10次,用時約10分鐘,緩慢均勻進行即可。
着陸技術。以舒服的姿勢坐著,不要交叉胳膊和腿。慢慢地深呼吸,看看你周圍,説出5個你能看到但不讓人難過的物體,如我看見了一把椅子。然後慢慢地深呼吸,説出5個你能聽到但不讓人悲傷的聲音,如我聽到電話鈴聲。再慢慢地深呼吸,説出5個你能感到不讓人悲傷的事情,如我能感到我手裏的毛毯。之後慢慢地深呼吸,説出你周圍的5種顏色,如你坐的地方的5種顏色。所有的訓練都是將你的注意力、認知,情緒轉移到當下,不再沉浸在負面的情境裏,這也是對突發公共事件應激反應中“閃回”的有效訓練策略。
讓我們一起運用這些方法,放鬆呼吸,改善自己的心態,共同渡過疫情難關。
楊艷傑
黑龍江省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心理危機幹預專家組組長、哈爾濱醫科大學公共衞生學院院長
01002010002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