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s-portarit
has-portarit

堅決扛穩糧食安全政治責任 確保重要農産品穩産保供

新華網首頁時政國際財經高層理論論壇思客信息化房産軍事港澳臺灣 圖片視頻娛樂時尚 體育 汽車科技食品
5年來,農業大省安徽省加快推進現代農業建設,農業農村改革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近日,在安徽省第十一次黨代會期間,安徽省第十一次黨代會代表,安徽省委農辦主任,安徽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書記、廳長盧仕仁圍繞相關話題接受新華網專訪。
精彩觀點
1
盧仕仁

嚴格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堅決扛穩糧食安全政治責任,確保重要農産品穩産保供。

嚴格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堅決扛穩糧食安全政治責任,確保重要農産品穩産保供。
安徽省第十次黨代會以來,全省各級農業農村部門堅持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加快推進現代農業建設,全面深化農村改革,著力改善農村生産生活條件,鄉村振興開局良好,農村社會保持和諧穩定,農業農村改革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為穩定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了基礎支撐。
5年來,我們始終抓牢“首要任務”,糧食等重要農産品生産站穩新臺階。嚴格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堅決扛穩糧食安全政治責任,確保糧食、生豬等重要農産品穩産保供。
毫不放松抓好糧食生産。落實支援糧食生産各項政策措施,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1億畝以上。今年夏糧總産達339.97億斤,居全國第三,實現“十八連豐”。我們像抓糧食生産一樣抓生豬生産,嚴格落實“菜籃子”市長負責制,較好滿足了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
始終注重“夯基強體”,農業物質技術裝備水準得到新提升。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提高耕地品質和機械化率,築牢糧食生産根基。全省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4950.8萬畝,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81%,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達98%以上,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65%。
始終踐行“綠色理念”,聚力建設綠色江淮美好家園,打造生態文明建設安徽樣板。高品質打贏長江禁捕退捕攻堅戰,全力打好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攻堅戰。大力提升優質綠色農産品供給能力,農産品品質安全例行監測合格率穩定在97%以上,品質興農、綠色興農已成安徽現代農業主旋律。
始終聚力“短板弱項”,農村民生改善取得新成就。圍繞農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加快補齊農村民生短板,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截至2020年,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超過85%,已建和在建美麗鄉村中心村8290個,徽風皖韻美麗鄉村處處可見、遍地開花,鄉村治理體係進一步完善,農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精神面貌煥然一新。
始終聚焦“重點任務”,産業發展實現新跨越。圍繞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構建鄉村産業體係,大力培育“皖”字號農産品品牌,“三品一標”農産品有效使用總數達8383個。大力發展農村新産業新業態,實施“互聯網+”農産品出村進城工程。發揮徽風皖韻的良好環境優勢,實施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精品工程,2019年全省休閒農業接待遊客達2.08億人次,綜合營業收入820億元。
始終用好“關鍵一招”,農村各項改革實現新突破。深入推進農村承包地“三權分置”改革,全面完成土地承包經營權資訊管理平臺建設。在全國率先完成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讓1215.9萬戶農民吃上了“定心丸”。大力培育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2020年全省家庭農場達14.3萬個,總量位居全國第1。
1
盧仕仁

力爭到‘十四五’末,農民收入基本達到全國平均水準。

力爭到‘十四五’末,農民收入基本達到全國平均水準。
今後五年,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第一個五年,也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關鍵五年。我們將全力做好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確保全省糧食播種面積每年穩定在1億畝以上,綜合生産能力穩定在800億斤以上;力爭到“十四五”末,農民收入基本達到全國平均水準。
進一步拓展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銜接成效。全面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意見》,鞏固“兩不愁三保障”成果,保持現有幫扶政策、資金支援、幫扶力量總體穩定,繼續實施脫貧地區“四帶一自”特色種養業提升行動,健全防止返貧致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確保脫貧地區順利轉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進一步穩固糧食和重要農産品保障能力。始終把糧食生産作為“三農”工作的頭等大事,確保到“十四五”末,糧食種植面積不低于10945萬畝、總産目標不低于800億斤,生豬存欄不低于1470萬頭。大力推廣先進適用農機化技術及裝備,“十四五”末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將達83%。
進一步提升農業産業品質效益和競爭力。抓好綠色食品産業發展工作,開展“一縣一業(特)”“一鄉一品”創建,做到“三産”融合、“三加”遞進(初加工、深加工、農業廢棄物加工)、“三品”聯動(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
進一步完善長江“十年禁漁”機制。主動適應“十年禁漁”從集中攻堅戰轉為常態化持久戰的戰略轉變,持續抓好退捕漁民生計保障,進一步加強禁捕退捕體制機制建設,進一步健全禁漁管理體系,重拳打擊非法捕撈,健全長江水生生物管護體係,為打贏長江“十年禁漁”持久戰築牢根基,把長江禁漁打造成“共抓長江大保護”標誌性工程。
進一步展開鄉村建設行動。將鄉村建設行動作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突破口,抓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實現農村生活垃圾基本得到無害化處理,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100%,黑臭水體逐步消除;建設4000個美麗鄉村中心村。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提升農村公共服務水準。
進一步深化農村各項改革。深化農村承包地“三權分置”改革,健全土地經營權流轉服務體係,推進農村宅基地改革,鞏固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成果,加快推進農村“三變”改革,大力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力爭“十四五”末,全省所有的村均開展“三變”改革,集體經濟強村佔比達到12%以上。
盧仕仁
安徽省第十一次黨代會代表,安徽省委農辦主任,安徽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書記、廳長
01007013001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