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政産學研用長效合作機制建設 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

新華網首頁時政國際財經高層理論論壇思客信息化房産軍事港澳台灣 圖片視頻娛樂時尚 體育 汽車科技食品
近日,安徽省正式進入“兩會時間”。期間,安徽省政協委員劉慶運在接受採訪時建議,加大製造業密切相關的學科建設支持力度,為安徽製造産業的發展提供技術供給、培養更多專業人才。
精彩觀點
1
劉慶運

加大支持力度,促進學科發展,為安徽製造産業的發展提供技術供給、培養更多專業人才。

加大支持力度,促進學科發展,為安徽製造産業的發展提供技術供給、培養更多專業人才。
今年的安徽省政府工作報告指出,2022年,預計全省生産總值增長3.5%左右,總量達到4.5萬億元,2022年固定資産投資增長9%左右,新開工50億元以上製造業項目56個,比上年增加51個。
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製造業是綱,綱舉目張。報告中也多處提到製造業,如加快建設製造強省、製造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産總值比重達到30%,報告還提出,先進製造業是安徽加快高質量發展最硬的底盤,要推動製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這些都説明政府高度重視製造業發展,也證明製造業是安徽省的重要支柱産業。
鋻於製造業的重要性,我建議:應當將高校的機械工程、自動化等與製造業密切相關的學科作為安徽省的産業支撐學科,與“雙一流”學科等同對待,加大支持力度,促進學科發展,為安徽製造産業的發展提供技術供給、培養更多專業人才。
同時要加快政産學研用長效合作機制建設,建立政府為引導、企業為主導、市場為導向、院校協作、多元投資、成果共享的長效合作機制,強化統籌規劃,鼓勵企業和社會資本參與建立以“卡脖子”核心技術突破為目標、産學研用集群式研發的製造業孵化基地、共性技術研發平台和産業創新中心。
劉慶運
安徽省政協委員、九三學社馬鞍山市副主委、安徽工業大學機械工程學院院長
01007013001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