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安徽省進一步加大鄉村振興的力度,統籌鄉村基礎建設和公共服務,進一步推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但也存在着一些問題:如鄉村産業發展不夠充分、勞動力素質低下、鄉風文明還存在着短板不足等問題。
為此,我建議:首先大力發展鄉村産業。促進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強特色農産品優勢區、綠色農産品種養基地建設。發展鄉村二三産業,延長産業鏈、提升價值鏈,提高質量效益和市場競爭力。樹立帶動農民就業、促進農民增收的發展導向。立足全縣域統籌規劃産業發展,科學布局生産、加工、銷售、消費等環節,把産業增值環節更多留在農村、增值收益更多留給農民。完善聯農帶農機制。準確把握工商資本在發展鄉村産業中的作用定位,加強全過程監管,引導工商資本形成與農戶産業鏈上優勢互補、分工合作的格局,帶動農民致富增收。
其次,紮實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推進農村基礎設施現代化建設。聚焦農村道路、供水保障、農房質量安全提升、防汛抗旱、數字鄉村等設施,優先安排既方便生活又促進生産的建設項目。促進農村基本公共服務提質增效。加快補齊農村教育、醫療衞生、社會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務短板,提高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加大縣鄉村公共服務資源投入和統籌配置力度,推動形成縣鄉村功能銜接互補、分級解決不同問題的一體化發展格局。堅持不懈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因地制宜推進農村改廁、生活垃圾處理和生活污水治理,深入推進村莊綠化美化亮化。
再次,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創新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工作方法。探索統籌推進城鄉精神文明融合發展,加強農民思想教育和引導,有效發揮村規民約、家教家風作用,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加強農村公共文化陣地建設。增加更多具有農耕農趣農味、充滿正能量、形式多樣接地氣、深受農民歡迎的文化産品供給。深入推動農村移風易俗。加強系統謀劃,找準具體抓手和載體,劃清傳統禮俗和陳規陋習的界限,堅決反對天價彩禮、鋪張浪費,抵制封建迷信,引導農民群眾改變陳規陋習、樹立文明新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