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以農村環境“三大革命”“三大行動”為抓手,我省農村人居水環境治理初見成效,但仍然存在有些鄉鎮污水管網建設速度“跟不上”,部分農村黑臭水體治理長效管護機制不健全,農村廁所三格化處理普及率不高等問題。
針對農村黑臭水體點多面廣、治理難度大、易反彈的特點,我建議大力推進農村水環境治理“一體化”,早日實現長治久清,讓天藍、地凈、水清成為農村人居環境的常態。
首先要堅持系統治理思維,統一規劃、統籌推進,一攬子推進農村污水治理、垃圾固廢處理、養殖畜禽污染、農藥化肥減量等配套工作。要在治理方面,要堅持岸上岸下統籌聯動,岸上主要是截污控污,岸下主要是生態治理。選擇生態溝渠、植物隔離帶、凈化塘、一體化處理設施等技術成熟、經濟可行的治理路徑,“一水一策”,開展治理。
同時,要把生活污水、糞水等其他污水一同治理,一併收集,統一納管,通過污水處理設備進行生化處理。積極推進污水管網完善和連通工作,徹底打通管網集污“最後一公里”。按照就近納管原則,推進污水管網鋪設就近向農村人口密集的村莊延伸,增加污水收集量,解決污水處理廠(站)“吃不飽”的問題。同時,堅持河湖溝塘同治。大力疏通溝渠、開挖坑塘、調水補給,把相鄰的河湖溝塘連通起來,讓水動起來、活起來。
此外,還要建立協調機制,形成治理合力。要整合可利用的坑塘資源,盤活農村水體及沿岸土地資源,積極探索建立“水環境治理+水體管護+生態養殖”的治理模式。同時,逐步建立監測、清淤、保潔等長效機制,建設地表水污染防治智慧監控系統,實時監控農村黑臭水體水質變化情況,形成農村黑臭水體閉環管護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