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部新片、1部重映片落定國慶檔,家國情懷主旋律大片依然在頭部,但主旋律並非今年國慶檔的唯一旋律。
按目前的上映日曆,國慶節當天將有七部新片同日開畫,9月30日、10月4日、10月6日各有兩部新片錯峰登場。其中,《志願軍:浴血和平》《刺殺小説家2》《浪浪人生》《三國的星空第一部》《震耳欲聾》《風林火山》等片頗受關注,覆蓋了戰爭歷史、奇幻、喜劇、動畫、犯罪等不同類型。昨天最新消息傳來,《阿凡達:水之道》重映版將於10月3日至12日限時回歸。檔期題材與類型擴容,在如今這個數字文娛千帆競發的時代,讓觀眾有更大的選擇面,電影的分眾化、精細化、個性化消費已是大勢所趨。
提及今年國慶檔整體趨勢,中國電影評論學會秘書長胡建禮認為,此前的暑期檔已驗證,光靠堆砌明星的大製作未必能跑贏預期,大製作、大導演也不見得救市有力,市場的拐點來自於真正高品質影片的上映——如是判斷可以延續到國慶檔。“檔期呈現多元競爭態勢。沒有絕對龍頭的格局既給了中小影片從分眾市場突圍的機會,也反映當前的觀眾消費心理:品質與口碑才是王道。”
頭部“三國殺”也是IP競技場
倘若僅從製作論,今年國慶檔的頭部競爭,可能在戰爭歷史片《志願軍:浴血和平》和東方奇幻大片《刺殺小説家2》間展開。但若從受眾黏度及今年動畫電影的風頭來看,動畫片《三國的星空第一部》也有機會躋身頭部“三國殺”。有意思的是,無論哪部拿下檔期冠軍,最終勝利的底牌或多或少都有IP系列化的影子。
《志願軍:浴血和平》是陳凱歌導演的“志願軍”三部曲完結篇。影片聚焦抗美援朝戰爭第五次戰役後直至簽署停戰協議期間“邊打邊談”的作戰歷程。前兩部《志願軍:雄兵出擊》《志願軍:存亡之戰》分別以8.6億元、12億元票房奠定市場基礎,作為系列終章,新片特點是“文爭武鬥”的雙線敘事結構。談判桌線以158次大會、733次小會、歷時747天的停戰談判再現雙方博弈,呈現外交戰場亦是“沒有硝煙的戰爭”;戰場線延續前兩部的製作品質,除了重現上甘嶺戰役,金城戰役的坦克激戰、鐵道運輸的反“絞殺戰”等都將一一呈現。一文一武兩條敘事線索交織迴響。
就類型而言,時隔四年歸來的《刺殺小説家2》獨佔一檔。該片由路陽執導,鄧超、董子健、雷佳音、辛芷蕾等出演。前作於2021年春節上映,從現實到奇幻,奇絕瑰麗的雙世界之旅讓觀眾印象深刻。第二部上新,故事藍本是最大變數。前作改編自雙雪濤同名小説,《刺殺小説家2》則由《風犬少年的天空》《雄獅少年》編劇裏則林操刀,在原著人物和世界觀基礎上創作新的故事。續集裏,曾被路空文與關寧聯手擊敗的赤髮鬼脫離巨人之軀復活歸來,産生自我意識並覺醒,他不再甘當被操控的虛構角色,而是企圖入侵現實世界,改寫自己被設定的命運。由此,“刺殺小説家”的行動者,從前作現實裏的小説家關寧轉變為奇幻世界的赤髮鬼,身份倒置帶來戲劇張力的升級。製作也同步進階,該片採用IMAX特製拍攝,並與《流浪地球》特效團隊再度合作,整部電影將有近3000個視效鏡頭,佔比影片體量超90%。
並非續集,也沒有同題材先例,但《三國的星空第一部》本身就帶着“三國”大IP入場,從片名來看,片方也擺明了將做系列化開發。作為國內首部三國題材動畫電影,《三國的星空第一部》以水墨風講三國事,圍繞主角曹操,聚焦其“討董卓、迎天子、戰官渡”的歷程,試圖通過“我從哪來?我是天上哪顆星?”的靈魂拷問,展現歷史人物在時代洪流中的抉擇。影片由學者易中天擔當編劇和監製。十多年前,《百家講壇》裏的《易中天品三國》廣為流傳。如今學者把關,為動畫電影的考據加分。製作特輯裏,從漢代的馬上不能有腳蹬,到當時城中的牡丹花為哪個品種,學者相信,細節決定成敗。此外,光線傳媒出現在該片出品方列表中讓人安心不少。今年初,《哪吒之魔童鬧海》衝入全球影史前五,此次《三國的星空第一部》幕後就有不少《哪吒2》的團隊成員。
喜劇與親子構築假期基本盤
放眼全年各大檔期,喜劇消費總是剛需。不久前由燈塔研究院發布的《2025年暑期檔電影市場洞察報告》再添一條:35歲以上觀眾佔比持續提升,家庭觀影需求顯著。之於國慶檔,喜劇消費與親子觀影屬性的影片,構築了假期基本盤。
喜劇陣營裏,三部真人電影各有看點。《熊貓計劃2》由成龍與喬杉主演,一個負責港式動作幽默,一個負責東北傳統喜劇,加之萌物大熊貓,有着闔家歡影片的典型樣貌。《浪浪人生》由韓寒監製,黃渤、范丞丞、殷桃領銜主演,今年在脫口秀舞&&放異彩的付航也有出演。電影主角是個曾經叱吒風雲的大哥,一朝嘴硬腿軟,人生進入“困難模式”,在與命運風浪的搏擊中,他與家人各出奇招,笑料百齣。“瘋癲一家人”的故事荒誕卻治愈,同樣想要喜劇與家庭市場一把抓。《畢正明的證明》定位警匪動作喜劇,集結了王安宇、張天愛、王彥霖等新生代演員,講述綠皮火車上的盜竊與反扒故事。當年代劇走紅電視熒屏,同樣由青年演員擔綱的年代電影表現如何,拭目以待。
動畫片片單同樣擁擠。除了《三國的星空第一部》,《極限城市》作為擁有5億+點擊量的熱血國漫《血色蒼穹》劇場版,主打青年市場。而《豬豬俠·一隻老豬的逆襲》《紅孩兒火焰山之王》《瘋狂電腦城》等都在親子市場有着穩定受眾。尤其是《豬豬俠》系列第10部大電影,多年的IP耕耘,讓這一系列成為小朋友的心頭好,“大手牽小手”的觀影模式,保證了票倉基礎線。
經歷漫長等待,《風林火山》官宣國慶上映。該片由麥浚龍自編自導,故事背景設定在20世紀90年代,香港富商因爆炸事件殞命,牽出販毒者與反毒者驚心動魄的角力,引發社會動蕩。單看劇情簡介,該片依然是港式警匪片的勝場。不過,《風林火山》早在2017年就已殺青,多年來,屢有動態,但又數度失約。以至影片放在2025年再見,大銀幕上看8年前的金城武、梁家輝、劉青雲、古天樂、高圓圓等,也成了奇妙的觀影理由之一。
相比之下,10月4日上映的《震耳欲聾》有罪案類型片的框架,但亦遵循現實主義手法。影片由饒曉志監製,萬力執導,檀健次、蘭西雅、王戈、王硯輝、遲蓬等出演,是國內首部講述聾人反詐的故事片,取材自手語律師張琪的真實經歷。故事中,律師意外捲入一樁聾人反詐案,他不惜利用此案實現名利雙收,卻在發現背後似乎隱藏更大陰謀後,面臨慾望與良知的抉擇。全片有30%的對白為手語,還採用低頻音效模擬聾人聽覺體驗,以期讓觀眾真正“聽見”聽障人群的世界。從內容到排期,片方的策略很明顯,避開假期首日的激烈競爭,靠口碑走長線。(文匯報記者 王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