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9月19日電(記者許東遠)近日,公安部網安局公布10起打擊整治網絡違法犯罪典型案例,其中包括依法查處針對跳水運動員的網絡暴力案例。幾乎同時,上海市體育局公開發布倡議書,呼籲抵制畸形體育飯圈文化。這兩則消息,一“亮劍”一倡議,彰顯出有關部門治理體育“飯圈”亂象、凈化體育環境的堅定決心。
從通報內容看,幾起案件情節惡劣。有人散佈“運動員被禁賽”謠言,有人借AI偽造併發布“運動員行賄裁判”視頻,還有人長期發布侮辱性內容——這些行為不僅嚴重損害運動員權益,更污染網絡生態。公安機關迅速出擊、依法辦案,體現了對網絡違法犯罪“零容忍”的堅決態度,也為今後處理類似事件樹立了標杆。
上述跳水運動員被“網暴”並非孤案,此前也有網民因詆毀乒乓球運動員和教練員而被依法刑拘。無疑,體育“飯圈化”並非新現象,但如今已從最初的過度追捧,演變成網絡暴力和違法行為,甚至形成有組織的造謠、詆毀、人身攻擊鏈條。這種畸形態勢,不僅擾亂體育賽事正常秩序,更嚴重侵蝕體育精神根基。
體育是公平競爭、尊重規則、超越自我的事業,“飯圈”群體那套“非黑即白”“黨同伐異”的邏輯,恰恰與之背道而馳。當比賽淪為“互撕”的擂&,當運動員被當成“拉踩”的工具,體育的價值與意義也隨之被消解。
治理畸形“飯圈文化”,法律必須亮出鋒利的“牙齒”。網絡空間不是法外之地,任何通過侮辱、誹謗、侵犯隱私等方式實施的網絡暴力,都觸碰了法律紅線。無論是傳統手段還是利用AI等新技術,只要構成違法犯罪,就必然受到法律嚴懲。此次公安機關的專項行動,正是以法治之力劃定行為邊界、捍衛正義的實際行動。
剷除畸形體育“飯圈”土壤,還需多方協同、久久為功。&&作為信息傳播的重要載體,必須承擔起主體責任,通過技術手段和嚴格審核機制,及時發現、遏制違法違規內容傳播;體育組織和媒體需加強正面引導,弘揚體育正能量;每一位粉絲和觀眾也應保持理性,遠離網絡暴力,用文明方式表達支持。
體育是社會的鏡子,也是文明的標尺。讓體育回歸本真,讓拼搏贏得尊重,這是大眾的共同期待。以法律為盾、以理性為本,我們方能破除“飯圈”亂象,守護體育的那片凈土,匯聚起推動體育事業健康發展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