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太行山居”民宿集群激活山區活力-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9/15 16:00:43
來源:新華網

河北:“太行山居”民宿集群激活山區活力

字體:

  新華社石家莊9月15日電 題:河北:“太行山居”民宿集群激活山區活力

  新華社記者李鳳雙、岳文婷、田策

  巍巍太行,千峰競秀。近年來,河北石家莊、邢&、邯鄲等太行山沿線地市憑藉得天獨厚的自然風光與文化底蘊,打造出獨具特色的民宿産業集群,為許多曾因交通閉塞、産業單一而陷入沉寂的“空心村”注入鄉村振興新活力。

  位於太行山深處的邢&內丘縣澗石居民宿,暑期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休閒體驗。青山綠水間,一座座由廢棄民居改造的紅石房錯落有致,房內是精緻傢具、超大落地窗。民宿負責人張亞麗説:“自去年開業以來,我們已接待游客近萬人次,周末都是客滿狀態。”

  圖為邢&內丘縣澗石居民宿(無人機照片)。(劉繼東 攝)

  澗石居民宿的火爆,只是“太行山居”的一個縮影。在邯鄲武安市,漫寧民宿的主體建築由當地的石頭房改造而成。設計者就地取材,將老石板、舊木梁、殘瓦片等元素巧妙融入現代設計中,既保留了太行山一帶村落的原始風貌與歲月痕跡,又滿足了現代游客對舒適度的需求。

  “我們追求的不是憑空建造一個漂亮房子,而是要與環境形成良性互動。”漫寧民宿負責人貢佔寧説,“讓建築‘長’在山裏,讓客人住在風景裏,推窗見山、夜聽蟲鳴。同時,讓民宿成為一個&&,連接游客與當地的生態産品、文化故事,這是山居可持續發展的靈魂。”

  漫寧民宿所在的後渠村,過去曾因山路彎彎、交通不便,一度成為常住人口不足百人的“空心村”,村民們主要靠種植穀子維持生計。民宿的進駐,讓這個沉寂在太行山的村子重現生機。

  “看到家鄉發展這麼好我就回來了,既能照顧父母,收入也比較可觀。”27歲的白穎超曾在外地工作,漫寧民宿建成後,她回到家鄉擔任民宿的人力資源經理。不少村民還在民宿建設施工、客房服務、餐廳後廚等環節找到了就業機會。

  “之前,村民靠種穀子維持生計,月收入在1000元左右。如今在民宿務工,平均月收入能達到4000元。”後渠村村支書張秀英説。

  圖為邯鄲武安市漫寧民宿夜景(無人機照片)。(李樹鋒 攝)

  一處處民宿,融於自然生態,又根植於文化沃土,成為連接太行山綠水青山與歷史文脈的紐帶。

  走進位於石家莊井陘縣的紅土嶺山陘居生態民宿,石頭門樓、木制籬笆、院內老樹隨山勢起伏,布局和諧。據介紹,這裡曾是一個空心多年的古村,一度梯田荒蕪、石窯坍塌,僅剩一位留守老人與羊群相伴。2021年,井陘縣引入社會資本,投資超5億元盤活這片沉睡的資源。

  “我們對原有的窯洞民居進行修繕提升,將垂花門、拱券等傳統元素與現代建築語言巧妙融合,更將省級非遺‘南張井幹礤石墻技藝’融入其中,讓古老技藝在當代空間中延續生命力。”紅土嶺山陘居生態民宿負責人張秋霜介紹。

  “民宿不僅是旅客的落腳地,更是帶動鄉村發展的新引擎。”井陘縣文化廣電體育和旅游局相關負責人&&,“我們引導民宿在保留太行山原生態風貌的同時,融入本地農耕、紅色等特色文化,讓農民變房東、村落變景區,推動農産品銷售、就業崗位增加和公共服務提升,讓游客的每一次入住都能為鄉村振興添一份力量。”

  圖為石家莊井陘縣紅土嶺山陘居生態民宿。(受訪單位供圖)

  一花獨放不是春。在一系列産業扶持政策和不斷完善的交通路網支持下,“太行山居”正加速形成集群效應,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

  在邯鄲涉縣,大洼村村民盤活石頭民居,打造出集寫生、攝影於一體的藝術主題客棧;在保定淶水,以“麻麻花的山坡”為代表的精品民宿群深耕康養親子主題;在石家莊平山,李家莊等紅色鄉村將民宿與蘋果採摘、雜糧體驗相結合,走出一條“住生態房、品農家味、購山貨歸”的農旅融合新路子……

  從廢棄民居到精品山居,從“空心村”到“致富村”,“太行山居”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着八方游客,成為撬動鄉村經濟、推動鄉村振興的有力引擎。未來,隨着産業不斷升級與文旅深度融合,古老的太行山脈,將煥發出更加絢爛的光彩。

【糾錯】 【責任編輯:王佳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