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國慶與中秋“雙節”假期臨近,市場再度面對“持股還是持幣過節”的經典議題。私募排排網最新調研數據顯示,超六成私募機構計劃重倉乃至滿倉(倉位>70%)過節,傳遞出對節後市場的積極預期。
具體來看,65.38%的受訪私募機構&&將維持七成以上倉位,認為外圍市場在長假期間波動有限;另有17.31%的私募機構選擇中等偏重倉位(50%≤倉位≤70%),更看重節後個股的結構性機會;約11.54%的機構選擇中等偏輕倉位(30%≤倉位<50%),而輕倉(倉位低於30%)的私募機構僅佔5.77%。
數據顯示,對於節後A股市場走勢,七成私募機構持樂觀態度,認為市場在節前蓄勢之後有望逐步回暖;兩成私募機構態度中性,預計指數震蕩但市場結構性機會豐富;僅不到一成私募機構對節後市場表現偏謹慎,擔憂長假不確定性與前期漲幅疊加可能帶來市場階段性調整。
在風格判斷上,62.50%的私募機構認為節後市場風格將趨於均衡,科技成長股與價值藍籌股有望輪番表現;23.08%的私募機構則繼續看好成長風格佔優;另有14.42%的私募機構預判市場可能出現“高低切換”,前期滯漲的傳統行業與高股息資産或將迎來表現機會。
從投資主線來看,科技成長方向仍是私募機構的主流選擇。近六成私募機構看好AI(人工智能)、半導體、人形機器人、智能駕駛、創新藥等科技板塊;21.15%的私募機構關注新能源與房地産産業鏈的估值修復機會;高股息、周期股及泛消費方向也均有支持者,但佔比相對較低。
展望節後A股市場表現,安徽安爵資産管理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劉岩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對A股短中期走勢持中性偏積極態度,節後資金回流與情緒修復將推動市場震蕩上行。中期來看,政策持續發力與經濟邊際改善有望支撐結構性行情延續,創業板與科創板的企業或表現更優。”
深圳市中歐瑞博投資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則計劃維持較高的股票倉位,重點配置景氣度仍在上行的板塊,並逐步布局景氣度即將出現拐點的周期類資産。該機構將當前市場溫度比作“春夏之間”,認為科技板塊雖是主線,但低估值板塊也有輪動機會。
珠海黑崎資本投資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陳興文從宏觀視角向《證券日報》記者分析稱:“國際上美元加息周期接近尾聲、國內政策持續發力、市場資金面充裕等因素共同構成‘持股過節’的有利基礎。預計節後A股市場將呈現‘科技成長與估值修復雙主線並行’的格局,建議投資者根據自身風險偏好,在科技高彈性與價值穩健性之間靈活配置。”
安徽明澤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經理胡墨晗同樣認為,“持股過節”仍是較優策略,科技成長方向預計繼續領跑,同時金融與周期板塊也存在修復機會,風格將更趨均衡。
整體來看,儘管私募機構在倉位與風格上觀點不一,但普遍對節後市場較為樂觀,科技成長仍是共識度最高的方向,在結構輪動中保持均衡、關注業績確定性,成為多傢俬募機構的共同策略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