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距離國慶中秋長假休市僅余2個交易日。每逢長假臨近,“持幣還是持股”都會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焦點。綜合機構發布的研報觀點,多數券商都對節後市場較為樂觀,並積極建議“持股過節”。機構認為,節前部分資金情緒或趨於謹慎,但支撐本輪行情上漲的底層邏輯並未改變。經歷9月以來一段時間的震蕩、消化後,10月市場中樞有望再上&階。
方正證券梳理了近十年(2015年至2024年)國慶假期前後A股市場的表現情況。總體來看,A股確實存在較為顯著的“日曆效應”,多數年份中,市場在國慶假期後的表現不錯,各大寬基指數上漲概率較高。
方正證券統計顯示,上證指數在國慶假期前1個交易日、前5個交易日的收益率中位數分別為+0.06%、-1.45%,假期後1個交易日、後5個交易日分別為+0.72%、+1.41%。創業板指數在國慶假期前1個交易日、前5個交易日的收益率中位數分別為+0.56%、+0.47%,假期後1個交易日、後5個交易日分別為+0.59%、+2.61%。
行業指數方面,申萬一級行業在假期後同樣多數收漲。具體來看,農林牧漁、汽車、計算機、家用電器和通信行業往往在假期後首個交易日表現較佳。計算機、美容護理、環保、醫藥生物和汽車行業在假期後5個交易日的累計漲幅居前。
儘管受情緒面影響,上周五行情一度出現調整。但機構普遍認為,短期壓力釋放後,中長期A股仍有較強支撐,“持股過節”成為共識。
中泰證券認為,臨近國慶假期,資金避險情緒或有所上升,不排除高位科技板塊短期延續調整的可能。但從中長期來看,積極的政策基調並未改變,長線資金與外資仍傾向配置A股,散戶情緒也較為理性,再加上券商等金融板塊估值仍處於低位,建議投資者“持股過節”。
申萬宏源稱,當前市場調整並不是大級別回調,調整後“紅十月”是大概率事件。10月科技産業催化和長期政策布局窗口有望共振,市場結構性行情可能重新升溫。近期周度級別的調整節奏加快,市場整體性價比隨之提升,“紅十月”行情可能在消化了短期性價比問題後展開。
具體配置上,興業證券認為,10月市場進入三季報交易窗口,這有望帶動資金聚焦景氣線索,成為“破局”重要抓手。
興業證券分析稱,9月以來盈利預期上修較多的行業主要集中在科技、先進製造、周期、消費、金融這幾大方向。對於科技、先進製造為代表的強勢板塊,三季報是驗證其景氣周期的重要窗口。其中,以AI、創新藥、新能源為代表的科技成長主線中,大部分細分方向交易擁擠度已回落至合理水平。性價比問題逐步消化後,産業趨勢和景氣優勢共振,有望帶動市場繼續聚焦成長主線。
同時,在三季度“反內卷”政策催化下,周期、消費、金融為代表的板塊景氣度預期也迎來上修。其中,9月以來估值仍然偏低的行業主要包括:小金屬、券商及保險、教育、農化製品、化學原料、養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