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第17個“文化和自然遺産日”到來之際
2022-06-11 10:39:10 來源: 寧波日報
圖集

  原標題:賡續千年文脈 綻放四明華彩——寫在第17個“文化和自然遺産日”到來之際

  江流萬裏,綿延不絕。文化遺産跨越時空,傳承久遠。

  經寧波籍著名作家馮驥才在全國兩會上提案並與十余名國內專家學者聯名倡議,我國設立了“文化和自然遺産日”。

  今天是我國第17個“文化和自然遺産日”,今年“文化和自然遺産日”活動的主題為“文物保護:時代共進 人民共用”。

  寧波有千年建城史,豐厚的歷史文脈,燦若繁星的文化遺跡,是展現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窗口”,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歲月崢嶸,山河為證;文脈綿延,與古為新。寧波在保護傳承文化遺産的道路上,不斷求索、砥礪前行。

  留住記憶,擦亮寧波歷史文化金名片

  “每一個民族的文化復興,都是從總結自己的遺産開始的。”著名建築學家吳良鏞曾如此表達。文化遺産,不僅是城市歷史脈絡的見證,更是城市的靈魂和底色。

  在漫長的歷史中,寧波孕育出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地域文化,留下了大量歷史價值高、文化內涵深刻、地域特點鮮明的文化遺産。

  “寧波既是河姆渡文化的發祥地和中華海洋文明的源頭之一,也是中國大運河最南端的出海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航地和浙東學術文化的淵藪之地。”市文化廣電旅遊局相關負責人説。

  早在1986年,寧波就被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分為七類,寧波作為傳統風貌型、地方特色型和特殊職能型相結合的城市,顯示了其文化與自然遺産的豐富性和多樣性。

  2014年,大運河(寧波段)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産名錄”,寧波成功躋身世界文化遺産城市行列。

  2016年以來,“海上絲綢之路”申遺工作的推進,進一步確立了寧波“中國大運河出海口”和“海上絲綢之路起航地”的特殊地位。

  “‘運河出海口’‘海絲始發港’這兩張金名片,使寧波成為國內唯一兼具運河城市和海港城市雙重特徵的城市,為寧波在國家‘一帶一路’發展戰略布局中謀得了重要一席,培育了寧波對外開放的新優勢。”寧波市文化遺産管理研究院副院長江懷海感慨。

  文化遺産從存在形態上分為物質文化遺産和非物質文化遺産。寧波擁有各級文物保護單位611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3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87處,文化遺産資源數量和品質居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前列和計劃單列市首位。

  在非物質文化遺産方面,寧波率先創新性地把項目、傳承人和基地三者納入非遺整體保護。經過多年建設,目前我市擁有國家級項目28個、國家級傳承人16名,省級項目96個、省級傳承人101名,市級項目372個、市級傳承人381名。金銀彩繡等5個項目入選第一批國家傳統工藝振興目錄。

  井頭山遺址、施岙遺址古稻田、大榭史前制鹽遺址、魚山遺址、烏龜山遺址、塔山遺址、句章故城、明州羅城遺址、上林湖後司岙秘色瓷窯址……近年來,我市“水陸考古”工作齊頭並進,搶救保護數十處地下、水下文化遺存,出土各類文物標本數萬件。

  “這些文化遺存豐富了寧波境內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譜係的認知和研究,改寫了區域文明發展史。”寧波市文化遺産管理研究院副院長林國聰介紹,深埋于地下10米的井頭山遺址將寧波地區的人類活動史前推到距今8000年左右,是目前中國沿海發現的埋藏最深、年代最早的海岸貝丘遺址,為中華海洋文明探源樹立了標桿。施岙遺址古稻田是目前發現的面積最大、年代最早、文化係列最完整、證據最充分的稻作農耕遺跡,被專家譽為世界級的發現。

  保護傳承,文化遺産充分活化加速“破圈”

  “寧波是一個非常有發展潛力的城市,這與寧波的歷史文化底蘊緊密相關。對于文化遺産,一方面我們要保護和傳承,另一方面要喚起國民對它的熱愛。”馮驥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馮驥才以“傳統文化守望者”的身份,奔波在民間文化遺産搶救的路上,對故鄉致以最深情的凝望。

  近年來,我市相關部門通過修編《寧波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從市域、中心城市、歷史城區、歷史文化街區與歷史地段、文物古跡與歷史建築五個層面,對文化遺産進行保護;實施以古橋、古祠堂、名人故居、地標性文化景觀或代表性近現代建築等為重點的“美麗鄉愁”文化遺産保護修繕工程;推進歷史街區規劃開發和合理利用,先後為鼓樓、鬱家巷、南塘老街、蓮橋第等歷史街區實施有機更新和商業開發提供文化支撐。

  “博物館+”的跨界創新,使文化遺産融入日常生活。從“書不出閣”到“閣聞天下”,天一閣博物院講好中國故事,在展陳中注入“黑科技”,讓大家能夠近距離“觸摸”文物,近三年接待外籍遊客1.3萬余人;保國寺古建築博物館創新全國研學基地文旅融合新模式,面向公眾推出暑期研學營,成為網紅打卡點……博物館疊加旅遊演藝、研學教育、趣味體驗等,讓更多人擁有了博物館的不同“打開方式”。

  工業遺存華麗“蝶變”,成為城市經濟發展的新引擎。老寧波人記憶中的和豐紗廠,轉型成為和豐創意廣場;太豐麵粉廠“變身”寧波書香文化園,部分老建築得以妥善保留;原火車北站“大變臉”,成為文創港核心區的對外展示窗口……這些工業遺存,在文創産業的加持下,以新的姿態融入城市生活。原寧波太豐麵粉廠職工阿珍説:“這個地塊有一點沒變,它一直在向寧波人提供著營養,當年是物質糧食,如今是精神食糧。”

  古村古鎮保護,讓新家園“憶得起鄉愁”。

  從鄞州走馬塘村到江北半浦村,從慈溪方家河頭村到奉化棲霞坑村……這些最美古村落的走紅,無疑是寧波在文化遺産的保護、傳承和利用中,深挖地域特色文化,不斷提高文化遺産的社會認知度、知名度的結果。

  “非遺+産業”,不斷探索非遺發展新路徑。我市聯合各地非遺傳承人和傳承基地、旅行社、自媒體等多方力量,串聯起手工藝體驗等創意豐富的環節,結合非遺展覽、非遺演出、直播帶貨等方式,探索非遺傳承發展新路徑,輻射面大,影響深遠。市文化館副館長孔燕介紹,寧海南宋紅粧樂園通過博物、演藝、展示等多種形式,將十裏紅粧文化傳承及非遺手工藝自然穿插在南宋故事線索中。省級非遺項目黃古林草席則注入了科技力量,企業持續研發新工藝、新産品,將品牌做大做強。

  創新轉化,探尋寧波發展轉型的精神坐標

  《荀子》有載:“夫道者,體常而盡變,一隅不足以舉之。”這正揭示了守正與創新的關聯。

  “道不離器”“經世致用”“知行合一”,這些浙東文化的精髓涵養了寧波人誠信務實的品質;傳承450余年的天一閣和“耕讀傳家、詩書繼世”的傳統,使寧波贏得了“文獻名邦”“院士之鄉”美譽;“敢為天下先”的弄潮兒精神,開啟了“寧波幫”百年輝煌。

  寧波“十四五”規劃指出,要提升城市文化軟實力,建設獨具魅力的文化強市。市第十四次黨代會提出,要聚力文化發展大繁榮,彰顯港城文化新氣象。

  當今,寧波經濟社會發展轉型的精神坐標和文化密碼從何處尋覓?“要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傳承兩宋以來開放博納、商學並進的精神,明清以後開明務實、與時俱進的風尚,從而從根脈上找準傳承和鍛造當代寧波文脈和城市精神的精準定位。”寧波市文史研究館館員鄔向東説。

  知源求變、與時俱進,寧波不斷進行創新轉化,實現文化大發展大跨越,使諸多文化遺産與當代文化相通相融,共同服務于新時代。

  千年羅城,開啟新篇。

  當前,海曙區正著力推動千年羅城復興計劃,將立足羅城這個寧波市最具歷史文化和影響力的地段,串連起諸多文物古遺,打造一個行走的博物館之城。

  浙東運河,通江達海,運濟天下。

  我市已出臺大運河(寧波段)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實施規劃,將啟動建設大運河(寧波段)國家文化公園工程。以河海博物館為核心的大運河遺産保護傳承項目正在穩步推進。

  天一閣博物院南館建設工程開工,河姆渡遺址公園申報國家級考古遺址公園,望京門城墻遺址館竣工並籌備近期開放,鄞州打造東錢湖宋韻文化圈,實施宋韻文化走廊工程等六大工程……這些大項目、大平臺的建設,將滿足人民群眾更加多元、更高層次的文化需求,激發城市的文化活力。

  “城市文化往往與區域自然地理環境、經濟社會發展模式以及受其影響而形成的技藝、傳統、思維方法、價值觀念密切相關。城市中的文化遺産正是這些重要資訊的成果和見證。”天一閣博物院副院長張亮認為,城市精神根植于城市文化,以文化為內驅力,打造更有辨識度的寧波文化産品和價值符號,可以不斷推動寧波經濟建設發展行穩致遠。

  與時代同行,與人民共用。

  寧波正凝聚起社會各界強大合力,弘揚優秀的傳統文化,尋找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的連接點,進行創造性轉化,不斷增強文化自信,書寫文化遺産保護和傳承發展的新篇章!(記者 厲曉杭 黃銀鳳 湯丹文)

  

責任編輯:韓冰玉

新華全媒+丨浙江探尋共富之路
新華全媒+丨浙江探尋共富之路
新華全媒+丨2022年高考拉開帷幕
新華全媒+丨2022年高考拉開帷幕
節氣丨芒種 麥浪翻滾收割忙
節氣丨芒種 麥浪翻滾收割忙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丨三垟濕地版“生物圖鑒”,請收好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丨三垟濕地版“生物圖鑒”,請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