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學院與漁業小鎮的“聯姻記”
2021-12-03 10:50:32 來源: 農民日報
圖集

費凱凱(左一)正在和湖州農民學院的老師討論“跑道魚”。

  近幾年,線上線下、學校地頭、白天夜裏,各地興起了一波又一波的農民培訓潮。陣勢轟轟烈烈,但問題也層出不窮:有的專家名頭大,可不夠接地氣;有的培訓內容多,卻派不上用場;有的當下管用,可後續服務難跟上,感覺“不解渴”。

  浙江的湖州農民學院是全國首家地市級農民學院,其由湖州職業技術學院、湖州市農業農村局與浙江大學共同創立,已有11個年頭,素來以辦學體制機制、人才培養體系、教育教學模式等方面的創新實踐,在圈內頗具好評。記者獲悉,今年,該校又多了個創舉:與湖州南潯區的菱湖鎮“聯姻”,合作培養鄉村振興人才。

  按理説,一所學院與一個小鎮合作辦班搞培訓,算不得新鮮事,過去在湖州農民學院也有過不少實踐。但負責這項工作的湖州職業技術學院繼續教育學院院長吳國峰卻説,絕不是辦班這麼簡單。有何不同?怎麼“聯姻”?能不能給其他地方帶來啟示?近日,記者專門前往菱湖鎮探尋答案。

  會長和鎮長:我們需要全面培訓

  説起菱湖,最響亮的莫過於“淡水漁都”。一組數據可以佐證其漁業版圖:去年,全鎮水産養殖面積為7.5萬畝,年産量達10萬噸,總産值超20億元,近一半農戶以漁為生。值得一提的是,該鎮已基本形成“苗種+養殖+加工+休閒”的全産業鏈條,並且加速“走出去”。

  從事水産45年的沈學能是菱湖漁業協會的會長。他告訴記者,近幾年,隨着勞動力成本的日益抬升,以及消費者對優質、安全、個性的要求越來越高,綠色化、智能化養魚成為轉型升級的主方向。如此一來,狠抓培訓顯得更為關鍵。

  比如,時下最流行的循環流水養殖,圈內形象地稱作“跑道魚”。過去是開放式散養,現在只留2%面積養魚,其他用來養水,通過一條條養殖魚槽,配以氣提式增氧推水,形成“跑道”。

  “一條跑道相當於7畝魚塘,儘管一次性投入比較大,但不僅能讓産量增加30%以上,關鍵質量好、口感佳,還能實現常年化生産。”這些年,沈學能東跑西跑,儼然成了“土專家”。

  在沈學能看來,利用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技術來養魚,固然是大勢所趨,但漁民不光得會用,還需了解一些基本原理,否則把身家性命都交給機器。此外,水質管理、病害防治、規範養魚、法律法規等等,這些都得門清,這就倒逼着培訓內容必須多樣、全面。

  這樣的觀點,同樣映射在分管農業的副鎮長沈峰勇身上。“我們不光需要針對産業的技能提升,還需要在漁文化、創意設計、品牌營銷等方面的引領。”沈峰勇説。

  這顯然不是一場講座、一次培訓、一回指導,所能解決的。正好,湖州職業技術學院的老師周桂林在菱湖鎮許聯村當了兩年駐村第一書記,臨走前希望牽個線,讓學院與村裏結對。

  湖州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湖州農民學院院長周家健知悉此事後,當即與菱湖鎮黨委書記沈其民&&。不到半個月,學院與菱湖果然“喜結連理”。合作協議的簽訂儀式上,書記、鎮長、會長都會心一笑。瞧,咱們大家想到一塊兒去了。

  學員和老師:不捨得缺席的就是好課

  根據協議,學院至少為鎮裏開展兩期高級研修班,一期為幹部能力提升班,另一期則為水産養殖技術提升班。湖州職業技術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副院長鄭昱告訴記者,按照傳統,多少規模、誰來參加、誰來上課、講啥內容,這些都由雙方定,且主要聽鎮裏和協會,為的就是“對胃口”。

  簡單碰頭後,沈學能就在會員中展開了一次小調研。一圈聽下來,大夥最關心的就是:投入品如何規範使用,有哪些禁忌;遇到了病害,又該如何安全用藥、科學用藥;還有,生態養殖怎樣實現綠色可持續;最後,現在都有哪些好政策,可以借個東風。於是,四個講座主題便有了。

  “評價課講得好不好,管不管用,就看農民愛不愛聽,坐不坐得住,有沒有缺席。”組織課程的湖州農民學院老師王柱國直言道。

  在針對村幹部的培訓上,同樣遵照大家意願,設置了鄉村振興戰略解讀、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典型案例分析兩堂課,還深入德清縣的仙潭村,考察返鄉農民如何創業。“此前,我觀察了下,一堂課足足三個小時,基本沒人看手機、沒人中途溜,説明真頂用了。”沈峰勇説。

  對養殖主體費凱凱來説,缺乏學習就有過“血的教訓”。為啥?拿自家的“跑道魚”來講。幾年前,他跟風投資,起初就上馬四條養殖水槽,投了五六十萬元。才半個月,小魚全都翻肚皮,一下虧去20多萬元。最後專家會診,得出結論:操作不當。

  在這以後,費凱凱再不敢掉以輕心,只要有關“跑道魚”的課,再遠再忙也去聽,這才漸漸走上正軌。眼下,他的漁場有8條“跑道”。今年,參加了湖州農民學院的培訓後,又有新收穫:啥時放魚苗最佳,放之前有啥訣竅,最初的流速如何控制。

  據了解,“聯姻”後,湖州農民學院在菱湖鎮已上了30多堂課,遠超年初時的約定。除了培訓班之外,還有不少“開小灶”,只要漁民提需求,專家有時間,幾方坐下來,就是一堂課。學員有收穫,老師更積極,時不時就能撞出火花來。

  漁民和村民:培訓之外的更有意義

  “光看課堂還不夠,課堂外的更精彩。”説着話,沈學能提醒記者下一步的採訪方向,“對漁民來説,最關鍵的是跟蹤服務,還有合作交流。別的不説,今年,三名學員的地頭就新樹起了‘農民大學生創業基地’的牌子。”

  據了解,這是湖州農民學院提供跟蹤服務的載體。每個基地,學院為其配備“省市校鄉、農科教技”四合一的專家教師隊伍,即一名來自浙江大學或省農科院等省級指導教授,一名市級農技推廣人員,一名鄉鎮基層老師,還有學院的一名創業指導員。

  費凱凱就是其中之一。他在2016年時從湖州農民學院大專畢業。此次“親上加親”,再續前緣,有了智囊團的跟蹤服務,讓他對接下來的漁旅融合發展倍有信心。“融合發展,就意味着還得懂文創、知旅游、曉電商等,有了導師團的幫助,我一定能跑出加速度。”

  對於50歲的徐文明來説,參加培訓的更大意義則在於交流學習。她30年前就開始養魚,但最近十年,面積沒有一絲擴張,逐漸轉型網上賣魚苗。現在,101畝的魚塘全都拿來培育種苗,産值可達兩三百萬元,再通過外部合作,其年銷售額超千萬元。

  那麼,對於村書記們來説,還有啥期待?在徐文明所處的竹墩村,記者專門找到村書記童義林。知曉來意後,童義林就大加點讚:“參加完培訓,我深受 啟發。村裏建設完美麗鄉村,如何轉化為美麗經濟,又怎樣發動老百姓創業,共同參與經營文章,實現共同富裕,未來將大有可為,也需要加大培訓力度。”

  “接下來,我們也將擴充與鄉村經營有關的培訓和服務,為實現共同富裕賦能。”周家健説,儘管與菱湖屬於“閃婚”,但大家目標一致,這才有了好起步,接下來的“婚後生活”將更加精彩。與此同時,學院也會依託超百家的大學生創業基地,將這樣的“聯姻”再推廣到更多鄉鎮,共同幹好鄉村振興這番大事業。(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朱海洋)

責任編輯:張靈

浙江余姚:網紅池杉林 “染”出好生活
浙江余姚:網紅池杉林 “染”出好生活
紹酒黃酒:一冬一釀 亦醉亦香
紹酒黃酒:一冬一釀 亦醉亦香
組圖丨浙江文成:百畝“金”花開 農戶展笑顏
組圖丨浙江文成:百畝“金”花開 農戶展笑顏
保障校園綠色閱讀空間
保障校園綠色閱讀空間